第232章:论刘邦
歪歪读读 www.yydudu.com,最快更新穿越历史:泱泱华夏,对话古今!
争夺天下的最终胜利者,大汉的开国皇帝,四百年王朝的奠基人!
这其中每一项,都在震撼项羽的心灵,让他难以置信。
第一项的意思是,最终这大秦的天下,将会被刘邦夺取。
而他项羽,也会沦为其手下败将!
第二项的意思是,刘邦夺取天下之后,改国号为汉。
第三项的意思是,汉王朝竟然延绵了四百年之久!
怎么会这样?谁夺得了天下项羽都不例外,唯独刘邦!
他只是个泗水亭的地痞无赖,是个十足的小人物啊!
为何,偏偏是他笑到最后,成为赢家?
“先生,项羽不服!”
“他刘邦文不成武不就,举兵之前,终日为祸乡里,被当地人视作地痞无赖。”
“这样的人,如何配得上那九五至尊之位?”
“我项羽,好歹出身楚国名门。身经百战,将门之后。如今更是名满天下,霸王之尊!”
“论武功,我能纵横于万军从中。论统帅,那刘邦一本兵书未曾读过,我却能在巨鹿之战以五万对战四十万。”
“论当今局势,论敌我兵力,不管论什么,他刘邦都万不能与我匹敌!”
“为何偏偏是他夺得了天下?”
此刻的项羽,可谓是义愤填膺。
他是视天下英雄如草芥的人物,对标的一直都是秦始皇这位千古一帝。
而刘邦,在他眼中不过是偶尔走运了的小人物而已。当初在鸿门宴上,只要他想,顷刻间就能碾死这只蚂蚁!
自从周天子分封诸侯,天下陷入战乱以来。英雄也好,枭雄也罢,可谓是不计其数。
春秋战国,更是无数人才涌现。
最终秦始皇嬴政站了出来,一统天下!
若是真要算的话,当年周武王算一代,奠定了八百年王朝之基。
嬴政的大秦虽然短暂,但功盖三皇五帝,也算是二代了。
而如今根据黄渊所说,刘邦开创了大汉,也算是第三代了。
他项羽,对前面两代人都是倾佩有加。
虽说嬴政和他们项氏一族乃是死仇,但这并不妨碍他肯定对方的功绩。
唯独对刘邦这个第三代,哪哪看不上眼。
按他来说,自己天生神力,而又用兵如神。
这第三代的位子,应当是自己来坐才对!
见项羽如此反应,黄渊倒也不疑惑。这样才正常,项羽对刘邦,只怕从来就没有服气过。
“将军,在你眼中,那刘邦是地痞无赖,没有一丝优点。”
“能够起兵成事,完全就是运气好。”
“但是在有的人眼中,这刘邦却是个奇人!”
“小小的泗水亭中,他的名声,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谁人不得卖他个面子?而且手下兄弟,对他更是无比信服,视之为再生父母。”
“那不知,究竟谁人眼中的刘邦才是真,而谁人眼中的,又是假呢?”
这话一出,项羽一愣。
伴随着和黄渊的几次接触,现在的项羽毕竟不是以前那个莽夫项羽。
黄渊这么一点,他就明白了。
角度问题!
他看人太过主观了。站在竞争对手的角度上看,刘邦自然毫无优点。
可若是站在刘邦那群手下的角度上来看,这简直就是个神人。
不只带着他们躲掉了砍头的命运,甚至还率先攻入关中。
若不是项羽势大,只怕刘邦此时早已称王,而他们就是从龙之臣啊!
“那不知先生以后世之身,如何看待刘邦?”
项羽这次学聪明了。
同一个时代的人看刘邦,必然带有主观臆想。毕竟和刘邦要么有利益纠纷,要么有些许感情。
但后世之人不同,千百年之后,尘归尘土归土,他们与刘邦再无瓜葛,看待人物的角度也相对客观。
所以,从后世百姓眼中,才能看出一个最为客观可信的刘邦。
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项羽也想看看,刘邦在后世的名声如何。
要知道,他们这群人,争霸天下也好,群雄逐鹿也罢。
许多时候,为的不就是一个身后名吗?
“即使是在后世,汉高祖刘邦依旧是个极其具备争议的人。”
“有人敬他如神明,有人唾弃如敝履。”
闻言,项羽顿时眉头一皱。
他本以为经过时间的沉淀,后世之人对他们这些古人的评价应该很一致才对,却没想到依旧有分歧。
“然而!他为人所不齿的,也仅仅只是为人罢了。但是能力方面,却无人质疑。”
“此人,即使纵观我华夏上下五千年历史,也是一等一的帝王!”
此言一出,项羽顿感不妙,这个评价,可着实不低啊!
“刘邦此人,在我印象中,有三个特点尤为醒目。”
“第一点,便是极其善于拉拢!”
“将军可知卢绾?”
“自然知晓,卢绾此人据说与刘邦同年同月同日出生,乃是刘邦发小,如今更是他的得意下属,鞍前马后。”
“不错。但是将军可知,刘邦在未起兵之前,那卢绾曾与人斗鸡。”
“斗鸡?”项羽闻言有些疑惑,他出身贵族,对于这些市井小徒的取乐方式倒是不大清楚。
他的娱乐方式向来是大口喝酒,大口吃肉。这才是真汉子,真豪杰!
“不错,算是一种赌博方式吧。”
“那卢绾先是把自己的六个钱输个精光,后来又不听刘邦劝告,要再赌十个钱。”
“结果自然还是输了,可是这输了却没钱还债,为之奈何?”
“那庄家便要剁掉卢绾十根手指!”
“是刘邦于危难之际将庄家拦下,并让庄家去自己家中,见到什么值钱的,只管去拿。”
“可是等庄家到了,却发现刘邦家中一贫如洗,唯一的家当,也不过是一头牛和一头羊罢了。”
“他们将牛羊牵走的时候,刘邦之母在一旁痛哭流涕,惹来众人围观。”
“刘太公在他们牵走牛羊之后,更是在大庭广众之下,拿起铁锹,对着刘邦执行家法。”
这一番话说完,项羽依旧有些糊涂。
这不是些市井小民的日常吗?有什么好说的?
见项羽还没有懂,黄渊只好继续说道:“而这一切,都是当着卢绾的面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