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食盐危机
歪歪读读 www.yydudu.com,最快更新大隋:让你监国,没让你登基!!
含元殿。
文武百官足足等了有一个多时辰,可还是见不到梁王杨恪的身影。
百官不禁暗自嘀咕,梁王又去做什么了。
其中最紧张的当属李渊和宇文化及两个人。
现在杨恪不现身,他们总觉得杨恪是背着他们搞什么阴谋诡计去了。
“诸位爱卿,本王处理了一点点公务,耽搁了上朝的时间,让诸位爱卿久等了。”
就在众人心生埋怨的时候,杨恪在段志玄的陪同下,大步流星的走进含元殿。
见到杨恪出现,百官总算是松了口气。
他们已经白白的站了一个多时辰,腿都已经算了。
要是杨恪再不来,恐怕他们就要瘫坐在地上了。
“诸位大人也站的累了吧?”
“来人啊,给诸位大人赐座!”
平炉搭建完成,钢材就要开始进行生产,杨恪心情大好。
杨恪一声令下,门外值守的右威卫士兵便迅速地搬来了椅子,放在了百官的身旁。
“诸位大人,别客气啊,坐,都坐。”
杨恪一边坐在监国的位置上,一边对下面的文武百官说着。
百官也不客气,见到椅子,比见到爹妈还亲。
说了声多谢殿下后,便纷纷坐了下来。
长秋令李庚在一旁差点儿没忍住笑出声。
这像什么?
含元殿哪儿还有一点儿议论朝政大事的样子?
反而像极了江湖好汉的聚义堂似得。
“诸位大人,最近朝中发生了不少变故。”
“本王看也少了不少熟悉的面孔。”
听杨恪这么说,文武百官不禁无语。
能不少了许多熟悉的面孔吗,不都被你梁王给压入死牢了吗?
杨恪接着说道:“虽说少了他们,但朝政也不能荒废。”
“诸位臣工,不知道谁有事要奏啊?”
户部尚书虞世基站了出来。
“启奏殿下,臣有事要说。”
杨恪大手一挥。
“说!”
“启禀殿下,如今天下群贼四起,导致江淮一带的海盐不能按时的送往关中、河北、河南等地。”
“如今殿下又下令铲除谋反的关陇贺家、关陇宋家等一众负责生产食盐的世家。”
“殿下,关中、河北、河南等地的用盐问题,急需要解决啊。”
盐不够了?
杨恪不仅没有紧张,反而笑了起来。
这不是撞到了本王的优势上来了?
系统里面还保存着制盐法,刚好能派上用场!
见到杨恪不忧反笑,百官都感觉纳闷儿。
难不成梁王早有准备?
“我当是什么大问题。”
“不就是食盐嘛,那都是小问题。”
杨恪满脸轻松。
这让百官纷纷惊讶不已,觉得梁王是故作轻松。
隋朝的食盐大多为海盐。
关中、河北、河南等地也有用井盐的。
但井盐相比起海盐来味道苦涩,一般的寻常百姓家都不会优先选择使用。
另外,井盐的产量不如海盐高,在供需上也很难达到百姓的需求。
“殿下,盐不是儿戏。”
“既然殿下说是小问题,不知道殿下有何良策?”
虞世基微微抬头,眼神复杂的看着杨恪。
坐在监国位置上的年轻人,迫使自己的弟弟在昨夜彻底与虞家决裂。
虽说一笔写不出两个虞字来。
但事实上虞家的实力也因此大打折扣。
“本王掌握了一套制盐的方法。”
“方法高效,并且制造出来的食盐味道比普通海盐要更好。”
啥?
百官听杨恪这么说,顿时都傻眼了。
梁王会制盐?
这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诸位臣工都是大隋的忠臣。”
“本王要制盐,需要各位臣工鼎力相助。”
杨恪的目光扫视含元殿上的每一位大臣。
“怎么,诸位臣工不愿意为大隋尽力吗?”
杨恪的语气有些冰冷,眼神中也带着若有若无的杀意。
这突然之间的转变,着实把百官吓了一跳。
他们都听说了,昨夜杨恪暴揍了打败宇文成都的李元霸,谁也不敢轻易惹恼梁王。
“臣等愿意!”
百官纷纷表态。
嗒!
杨恪打了个响指。
他嘴角上扬,露出一抹极为奸诈诡异的笑容。
“很好!诸位臣工,既然你们愿意,那本王也就不客气了。”
“其实本王要你们做得,也只是一些微薄的小事而已。”
“你们每个人捐出纹银千两,用来帮助朝廷搭建制盐的场所!”
啥?!
纹银千两?!
在场的文武百官大部分都是世族出身,可他们也都是出了名的铁公鸡。
让他们拿出纹银千两,简直就是钝刀子割肉,疼啊!
“诸位臣工,这点小事,你们该不会拒绝本王吧?”
杨恪挑了挑眉头,大声的询问着。
杨恪的话音刚落,李渊便第一个站了出来。
“殿下的提议没错。”
“我等身为大臣,理应为朝廷分忧。”
“臣愿意捐献纹银五千两!”
嘶!
李渊一开口,诸位大臣便倒吸了一口冷气。
唐国公还真是大手笔啊。
一出手就是五千两,还让不让人活了?
宇文化及也不甘落后。
“殿下,臣也愿意捐献五千两!”
看着李渊和宇文化及两个人这么急着跳出来,杨恪心里不由得冷笑连连。
杨恪不傻。
他知道李渊和宇文化及两人打的什么小算盘。
无非就是昨夜谋反失败,现在想要着急证明他们是大隋的忠臣,想要借此来迷惑自己。
既然你们愿意出钱,那杨恪也是来者不拒。
“好!唐国公和许国公果然是忠臣啊!”
杨恪揣着明白装糊涂,直接笑纳了这一万两纹银。
“殿下,我独孤家也愿意出纹银五千两!”
独孤览也跟着开口。
于仲文见状也直接捐款五千两。
有关陇贵族的四人牵头,即便是其他不想捐款的大臣,也都纷纷捐款一千两。
转瞬的功夫,杨恪便“募捐”了五万两白银!
“好!诸位都是大隋的忠臣啊。”
“本王也不会白要你们的这些钱。”
“等到食盐制作出来后,本王每人送一斤食盐给你们尝一尝。”
一斤食盐?
这些人差点儿吐血。
数千两银子,才能买到一斤食盐,这简直就是亏大发了!
谁让有李渊、宇文化及、独孤览与于仲文带头呢。
若是不捐款,反而会遭到记恨。
“殿下,不知道您想要如何搭建?”
“臣是否可以出一份力?”
工部尚书裴蕴主动请缨。
作为裴家的顶梁柱,裴蕴盘算着要是能在食盐这块儿插一手,裴家岂不是要富得流油?
杨恪摇摇头。
“裴尚书的好意本王心领了。”
“这件事情就交给虞世南去做吧。”
杨恪将目光落在虞世南身上。
虞世南赶忙站了起来。
“臣谨遵殿下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