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歪读读www.yydudu.cc

字:
关灯 护眼
歪歪读读 > 大隋:让你监国,没让你登基! > 第76章 运盐

第76章 运盐

歪歪读读 www.yydudu.com,最快更新大隋:让你监国,没让你登基!!

感谢我?

王文山差点儿被杨恪给气的吐血。

“殿下,在下算是领教了。”

“等陛下回来,自然有主持公道的地方!”

王文山知道吃了大亏。

可面对杨恪也只能忍气吞声。

只有等到杨广回来,才能讨回所谓的公道。

杨恪笑嘻嘻的看着王文山。

“好啊,如果王家主愿意的话,我杨恪也随时恭候。”

“父皇面前,本王等你。”

“……”

看着杨恪一副轻松地样子,王文山被气得不行。

他知道如果再待下去,非要被杨恪气死不可。

他狠狠的看了杨恪一眼,旋即转身便离开了。

等到王文山一走,杨恪的脑海中便传来系统的声音。

【叮!恭喜宿主,解决食盐危机,大隋国运+1!】

【叮!恭喜宿主,削弱太原王氏实力,大隋国运+1!】

连续的系统恭贺声,让杨恪有些飘飘然起来,甚至都懒得去看王文山离开的背影。

“系统,我连续让大隋国运上升,这一次获得什么奖励?”

杨恪搓了搓手,迫不及待的等待着系统的奖励。

【叮!系统检测成功,当前大隋国运为19点!】

【叮!请宿主再接再厉!】

林风听到这个声音,心里那叫一个爽啊!

遥想当初大隋的国运只有可怜巴巴的5点。

经过自己的一番努力,大隋的国运现在已经到了19点!

足足上升了14点之多啊!

而且从当初的赤红色,已经变成了绿色,证明大隋的国运正在上升到同时,也渐渐的脱离了危险期!

【叮!大隋国运上升,宿主获得五万两白银、五万两黄金!】

听到这个声音,杨恪激动的差点儿跳起来!

虽然自己拥有杨广这样的皇帝老爹。

平时也有些赏赐什么的。

但要真轮到花钱的时候,杨恪也会感觉囊中羞涩。

这一次系统直接奖励了五万两白银和五万两黄金,这下杨恪富的流油。

毫不夸张的说,穷的就剩钱了!

一旁的段志玄诧异的看着杨恪。

“殿下,就是坑了太原王氏一次,您就开心成这个样子?”

段志玄满脸愕然的看着杨恪。

杨恪回过神来,这才意识到身旁还有段志玄。

“我说小段啊,这你就不懂了吧?”

“迈出一小步,实则一大步啊!”

“五姓七望、关陇贵族,这是阻碍朝廷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

“只要把他们给搞垮了,那朝廷才是真正的朝廷!”

段志玄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杨恪也不在这个问题上过多地纠结。

他朝着段志玄招了招手,让段志玄附耳过来。

“殿下,您尽管吩咐。”段志玄恭敬的说着。

杨恪笑道:“志玄,你立刻持本王的手令,前往左威卫调遣三千北府兵,将食盐从京城运送到东征大军的军前。”

“想必父皇也等得着急了,说不定都已经骂娘了。”

杨恪嘿嘿的坏笑着。

他心里清楚地很,自己的这一手骗得过所有人,但唯独骗不过隋帝杨广。

隋帝杨广的消息比任何人都灵通。

所以,杨恪坑太原王氏的消息,也会很快传到杨广的耳朵里。

杨恪也已经准备好了,把足够的食盐运送到军前。

段志玄兴奋的点点头。

“哈哈,没问题。”

“只要是殿下吩咐的,属下一定竭尽全力去做!”

段志玄拿了梁王的手令转身离开。

食盐的危机解决了。

杨恪心里的大石头也算是放下了。

……

……

河北道行宫。

经过数日的奔波,杨广率领大军总算是来到了下一处行宫的所在地。

与其说是东征,对于杨广来说更像是东巡一样轻松。

坐在行宫的龙椅上,杨广正在吃着南方进贡的水果。

“陛下,京城有粮食送到!”

苏威从殿外走了进来,脸上还挂着喜色。

“哦?”

杨广瞬间眼前一亮。

“杨恪那小子总算是把食盐给运来了!”

“怎么样?京城发生了什么事情?”

杨广像是个好奇宝宝一样,打探着京城方面的消息。

“陛下,京城方面热闹极了。”

苏威嘴角噙着笑。

一想到梁王狠狠地坑了太原王氏,苏威就不禁感到兴奋。

“哦?说来给朕听听。”

杨广很有兴趣。

他也想看一看,杨恪在京城搞什么鬼。

苏威一五一十的,将食盐危机爆发,到杨恪坑太原王氏的事情讲述一遍。

“哦?这么说来,杨恪这小子之前卖给太原王氏的食盐都是故意为之的?”

苏威笑着点点头。

“正是。”

“陛下,当日臣建议陛下不必着急。”

“现在看来梁王果然是早有准备啊!”

苏威也很佩服杨恪。

如果是第一次杨恪的崛起是巧合,是偶然。

那么这几次杨恪都占据着上风,就绝对不是巧合!

这是杨恪实力的体现!

“好!果然是朕的儿子!”

“这一下坑的太原王氏不轻啊,估计王文山又该站出来乱叫了。”

杨广眼珠转了几圈儿。

他早就看关陇贵族、五姓七望不顺眼了。

可始终也没有找到机会狠狠地惩罚他们。

杨广没做到的事情,杨恪做到了,这怎么能不让杨广兴奋?

苏威笑。

“陛下,梁王趁着您东征的这段时间,确实做出了一些成绩。”

“我想陛下应该适时的配合梁王,也让关陇贵族和五姓七望的人看一看陛下的心思!”

杨广摸索着下巴。

“怎么?难道朕封赏杨恪,还不够明显吗?”

苏威摇摇头。

“陛下,封赏是一回事,您的诏书又是另外一回事。”

“我想太原王氏的王文山此时没有上奏,是因为陛下征战在外。”

“若是等到您回去,恐怕王文山就会发难了。”

“与其如此,倒不如陛下先发制人来的痛快!”

杨广沉默了片刻。

他在思考着苏威所说的话。

良久之后,杨广缓缓地点头。

“嗯,爱卿所言甚是。”

“这样吧,拟一道诏书,口头嘉奖梁王一番。”

“然后下诏,就说朝廷的食盐、冶铁、冶钢之事全部归于梁王。”

“至于朕嘛……”

杨广顿了顿。

“这些事情朕就不亲自过问了。”

“让梁王率领神机府的臣僚一同去做。”

“定期、定时的向朕汇报即可。”

“朕只要结果,不问过程!”

“苏威,你看如何?”

杨广看山去是在询问苏威的意见,实则已经做好了决定,只需要苏威同意。

苏威也不会傻到真的在这个时候给杨广提意见。

“陛下深思熟虑,臣佩服之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