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匣子棺
歪歪读读 www.yydudu.com,最快更新民间怪谈之镇龙棺!
这他娘的,赫然就是唐门秘术上面所记载的匣子棺呀。
之所以叫匣子棺,只因为这种石棺的形状,类似我们平时所储物的匣子,
外大内小,三方有石,一方为空,内里有个藏金洞。
这正是匣子棺的整体布局,而里面的藏金洞,藏的并不是什么金子,而是一具血红的棺材。
没错,就是一口血红色的大棺材,在强光手电的照射下,还反射出一道阴森森的红光,就跟用鲜血泼上去的一般,给人一种来自骨髓深处的恐惧感。
黑棺死者宁,红棺百魅生。
红棺藏尸,非同一般呀!
“嘿嘿!来,快过来,打开这道石棺,带我回家!”
“来,快拉呀!嘿嘿嘿!”
就在我认真观察着平台正中间的石棺时,那道阴森恐怖的声音,再一次传入我的耳朵。
她的笑声,就跟跗骨之蛆一样,在我耳边不停的徘徊,听得我心乱如麻,气血沸腾。
不过,这一次,我敢断定,这道声音…就是从眼前这口大红棺材里,所发出来的。
“你,究竟是谁!要是再故弄玄虚,就别怪我砸碎你的石棺,打的你魂飞魄散!”
我猛地握紧鲁班尺,当时就运起镇尸之力,准备打开眼前这口石棺,看看里面装着的究竟是什么东西。
可就在抬起鲁班尺,准备对着裸露在外的一侧大红棺材板动手时,却被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在我身边的昆仑,一手拦住。
“别动,这口棺材很不一般,之前我所感觉到的那股尸气,就是从这里发出来的!”
言罢,昆仑抬起紧握在手中的昆仑剑,指着石棺上面的图案继续说道:
“你看这里,这副石棺上面所篆刻的图案,正是道家专门用来镇魂的镇魂印,看来…这具棺材里面的东西,很不一般!”
我怔了一下,赶忙收回镇尸之力,上前一步,仔细打量着昆仑所指的图案。
这是一块约摸有碗口大小的方形印章,印章周围是密密麻麻的蝌蚪文字,中间则用繁体篆刻着三个小字。
镇魂印!
而印章的周围,还篆刻着许许多多的藏文,密密麻麻的,几乎遍布了整个石棺。
具体写的是什么,我也不太清楚。
见我盯着匣子棺上面的藏文,静静的发呆,站在一旁,一直没有说话的灵儿,竟缓缓走到我面前,抬起那双肥嘟嘟的小手,指着密密麻麻的藏文,用稚嫩的口气说道:
“三哥,这不是藏文,而是吐蕃问,大致内容就是,吾乃高秀宫家丞,王怜香,八岁进宫,十五岁被内务府调入高秀宫,时隔三年,追随主人出中原,越唐古拉山进驻吐浑,再入番邦,后为主人的家丞,官至四品,内务府总管,负责主人起居,一十八载。
因主人被奸人诬陷致死,其自愿为主人殉葬,生死年龄不详……
灵儿到这,眉头皱了一下,回头看着我,一脸疑惑的说道:
“三哥,我怎么感觉这上面所记载的东西倒像是这个王怜香的生平之事呀……”
墓志铭?
篆刻在石棺上面的墓志铭,还真是奇葩至极啊!!
“你看看别的地方,还有什么标记?”
我冲灵儿喊了一句,开始认真回想着她刚才所念叨的话。
按照石棺上面的吐蕃文所记载,这个王怜香应该是个汉人才对。
她跟着主人出中原翻越唐古拉山,经过吐浑区域进入番邦,这明显就是当时文成公主前往吐蕃和亲的路线。
她十五岁被调到文成公主身边,时隔三年,就从小小的宫女晋升为家丞,可见这个王怜香很招文成公主器重。
家丞,也叫家臣,家将,这可不是一个小官职,在公主府的一亩三分地,这就相当于宰相的官职,在公主府,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主。
具体权利有多大,还要看这个公主在宫中的地位如何。
这就好比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她府的家成,权利就相当的大。
据说在太平公当权的那段时间里,她府上的家丞地位,就相当于一个一品大员,就连当时的禁卫军总管,见到她都要顶礼膜拜,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而这个王怜香十五岁就能达到这个地位,可见她生前,绝对不是个一般人。
再往后,就是这个王怜香跟着文成公主前往吐蕃和亲,然后官升内务府总管。
相信大家都知道,这内务府是干嘛的,说白了,就是专门照顾后宫那些嫔妃,生活起居的太监宫女的举止言行等等。
而这个内务府总管的权利,要比这个家丞要大的多,那可是掌管后宫所有太监宫女的存在。
就说当时大秦时期的赵高,那权利大不大?
指鹿为马呀,那权利已经抵得过皇帝了。
可见这个王怜香到了吐蕃之后,还是挺受文成公主器重的。
只是,她在吐蕃跟着伺候了文成公主十八年,后来文成公主被人陷害,她作为殉葬之人,跟着文成公主一起陪葬这件事,就有些说不通了。
按照史料记载,文成公主在十九岁受命前往吐蕃和亲,因人美,脑袋瓜子聪明,深受松赞干布喜欢,做妃半年就被松赞干布册立为王后,直至其五十二岁驾崩,从未有过易后重立的变故。
也就是说,文成公主是五十二岁之后才离世的,那么问题就来了。
按照王怜香的墓志铭上面所说,她跟着主人,入吐蕃十八年后,因主人被人陷害致死,才跟随主人陪葬,以示忠诚。
如此算来,文成公主入蕃时年仅十九岁,在吐蕃生活了十八年,也就三十七岁,三十七岁就死了,这跟史料记载实在是相差也太大了。
难不成,史料上面的记载,并不算真的,而是被后人杜撰而成的?
不对,倘若真的是杜撰,像文成公主这种,对历史贡献巨大的人,想要深挖她的人,也不在少数。
后世有那么多考古学者做研究,不可能连一丁点这方面的资料符没有吧?
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她们之中,有一方说谎了。
不对,不对劲。
倘若这个王怜香是心甘情愿的为文成公主殉葬,那这口匣子棺上面,为什么还要印上道家的镇魂印,来防止她起尸呢?
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既然是自愿殉葬,那就代表着它对文成公主无比忠臣,在临死之时,应该毫无怨言才对。
心中没怨,她起什么尸?
除非…除非,这个王怜香不是自愿殉葬,而是含冤而死,心中才会怨气极大。
埋葬她的人,因为害怕,才用道家的镇魂印镇住她的魂魄…
也不对!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用红棺下葬呢?
红代表煞,红馆下葬,必定会起尸还魂,这可是丧葬一行的大忌。
用红馆下葬,再用镇魂印封印她的三魂七魄,这不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吗?
就在我苦思这些问题的时候,正在查看匣子棺寻找线索的灵儿,突然指着石棺下面冲着我嚎叫道:
“三哥,三哥,你快来看这里,这里有……”
灵儿说到这,那张胖乎乎的小脸,当时就变成了猪肝色。
我面色一白,不敢有丝毫犹豫,连忙就跑了过去。
当我看清楚棺材下面,所印着的三样东西时,整个人如坠冰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