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山神停船
歪歪读读 www.yydudu.com,最快更新山河墓之西夏古陵!
当叶运卓说完这句话的时候,我的心突然漏掉了一拍,也许是敏锐的第六感让我胡思乱想,我总觉得在升船墓里不会十分顺利。
我呼出气,想把那种糟心的感觉也呼出去,但只是徒劳。
看着走在我前面的叶运卓的背影,我忍不住出声:“叔,对了,那个……”叶运卓转过身看着我:“怎么了?”
我摇摇头,努力挤出一个让人放心的笑容,连忙改变了话题:“没什么,我就是想问问升船到底是怎么出现的,还有古代人是怎么把船弄到这里来的,还有他们……”
我绞尽脑汁也没想到还有什么看起来很正常的问题,索性摊开手:“就这些,没了。”
很显然,叶运卓对我后来的慌不择言有些怀疑,他仔细地想从我的脸上寻找着蛛丝马迹,但是我挤出来的八颗牙的标准笑容还是打消了他的疑虑。
他对我仔细看了两眼,什么也没说,只是向前走着,边走边拿高亮手电对着两边的状况留心着。
我们走到船舱的尽头时,才能发现这里的确是个船的形状,前方是弯曲的边缘,但和我预想的不一样的是,整个船舱空空荡荡,什么东西都没有,没有棺椁,没有尸变,也没有任何我们想的可能会出现在古墓里的东西。
到了船体的边缘,我站定了,困惑地问:“叔,我们是不是猜错了?这里怎么什么都没有?我觉得这里,应该……就是个普通的船吧。”
叶运卓没说话,但是从他将脚步放慢,最终停下的动作能感觉出来,他的内心应该也有了动摇。
看来叶运卓还是有点不信,他绕到了船舱的木板边,敲了敲,但是没有任何反应,他又走到了另外一边,又伸出手敲了敲,整个船舱中除了回荡着木板发出的厚重声之外,就只有叶运卓对于升船墓的徐徐讲解……
中国幅员辽阔,江河交错,水系也极为发达,所以自古以来,航海相关产业及造船工业就很发达,也是造船最早和最好的国家之一,最早的同时也是最为广泛的应用是木船。
有古书记载,我们的祖先发现了落叶和树干能在水中漂浮,通过这个现象得到了启示,从而造出了船。
在不少的博物馆已经书中都能找到船的发展历程,最初祖先们将圆木的一面剖开,掏空内里,形成凹形,这样便加强了船在水中的稳定性,加大了运载,这便是独木舟的由来。
在距今七千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和距今五千年的杭州水田昄钱山漾的遗址,都曾发现过和后世的木浆相似的类木浆的船舶推进工具,足以证明早在这个时期,已经有了可以进行水上航行的运输工具。
造船术的发明让能够进行水上航行的船舶具象化,而船舶的发展不仅扩大了祖先们在渔业方面的发展,同样也让祖先们扩展了对外沟通的工具,从此除了陆路交通,水路交通也让人们便捷、多方进行交往。
叶运卓停了下,喝了口水润了润嗓子:“升船墓的出现就是从船舶的发展开始的。”
最初的独木舟只能航行不算太远的距离,所以人们自然也不会想到在上面过夜,但是随着船舶技术的发展,船越来越大,航行的距离也越来越远,祖先们就不希望只局限于门口的小水沟,而是期待去往更为广阔的水域见见世面。
航海的历史在我们国家同样很悠久,至少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比较大规模的海上运输以及海上的战争。
到了秦汉时代,徐福东渡日本,遇上蓬莱、瀛洲、方丈三座仙山的事已经成为了古老的传说,而再往后到了西汉时期,海船甚至已经远航到了印度洋。
再往后数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东吴的船队开始巡航台湾和南洋,到了唐五代直至宋元时期,中国的航海业出现了全面的繁荣,那时候便出现了海上丝绸之路。
后来,渐渐的,祖先们在航行的过程中,将船变成了第二个家,在船上进食、休息,甚至发展到后期,有的渔民直接将船视为自己真正的家,当然,这是后话。
将船舶作为自己的家当然没有问题,但是吃喝拉撒,甚至生老病死这些会出现在陆地上的情况同样出现在了船上。
陆地上出现这些状况时解决起来自然比在海上方便,长期在船上生活的祖先们自然也希望当他们生活在海上时,同样能便利解决这些出现的问题。
所以,到了后期,船舶就渐次地拥有了“家”的各种功能,在陆地上能解决的,在海上、湖上这些水域也能解决。
升船墓便是在船舶发展到一定时间才出现的,船舶长期航行,不避免会出现人生病,得不到治疗,或者是治疗不及时、没有药等各种情况而引发死亡。
可是死亡的人总得想办法将他们尽快安葬,不然总是停留在船上的话,除了带来难闻的臭味,甚至有些会带来传染性的疫病危害到船上的其他船员。
但古代的人们讲究入土为安,尸身完整,将尸体投入大海成为鱼类的食物也着实残忍了些,后来人们便在大船上放置小船,将死去的人放在小船中,将其隔开,拉着小船前行,或者有些人希望自己落叶归根,其他的船员会将死去的人放在特制的棺木中带其回到家乡再行安葬事宜。
哪知道,到了后来,有大船拖着小船经过一片有山的水域时,大船没被卡住,小船却被死死地卡在了山洞之中,怎么都无法带出那片山洞。
大船上的船员们觉得这是天意,那安睡在小船上的逝者大概是看中了这山洞中的风水,打算长眠于此,于是大船上的船员们经过商量后,便将维系大船与小船的缆绳解开,这么任由小船停留在了山洞之中。
大船上的船员们行驶了一段距离后,觉得有些不妥,又折返回到山洞,简易地对小船进行封闭,进行祭拜,保佑大船此后的航行一切顺利。
果然,在此后的航行中,大船上的船员们和大船一路上都很顺当,没有遇到暗礁,也没有遇到足以掀翻大船的暴风雨,航行结束后,他们去往了逝者的家,将逝者的东西交给了家属,也默默感谢着小船上的逝者对他们的保佑。
这事传开以后,大家都说是因为小船上的逝者很满意他最后的长眠之处,加上风水极佳,所以保佑了整艘船的船员。
再后来,还是那批大船上的船员,他们开着大船又一次去到了那片水域,也经过当时小船永久停留的山洞,于是商量着去祭拜一下小船上的逝者。
当他们到达山洞的时候,却发现小船居然已经不在当时的位置了,他们于是在山洞四处寻找,费了好一番功夫,看到小船顺水漂到了山洞深处,而且不知道怎么回事,居然停在了山洞内部的一座小山的山顶上。
大船上的船员们自然觉得万分惊奇,即便小船上放置着的不是逝者,它又是如何像是人一样,爬到山顶上的?
他们认为是神力的功劳,于是在小山的山脚下,行了祭拜之礼后,便离开了山洞。
说来也怪,他们离开了山洞以后,自此以后所有的航行都莫名的顺利,家庭顺遂,过上了富足的生活。
他们将这事告诉了周围的人们,其他的人说在山洞中肯定存在着山神,是山神见到了他们帮助了逝者,感受到了他们的赤诚之心,所以也给予了他们一定的反馈。
而且,逝者一生善良朴实,死后进入了极乐世界,那小船不过是承载躯壳的东西罢了,自然可以摒弃。
后来,当出现有人在船上逝去的情况时,他们都会仿照这些大船的船员们,由大船拖着小船穿过有山洞的水域,如果小船停留在了山洞中,他们就会解开缆绳,让小船永久地留在山洞之中。
当然,如果小船仍旧跟着大船离开山洞,大船上的船员们便会将小船带回家乡,将小船移交给逝者的家属,再行好好安葬的事宜,此后,这种事便也约定成俗了。
无论怎么说,对于那些大船上的人们来说,求得了心理安慰,或许冥冥之中,也是小船上的逝者自己的选择。
叶运卓说完之后,夏荼咂咂嘴:“故事不错,我就是觉得有一点有些不太靠谱,你们说那些船到底是怎么爬上山顶的?我觉得杜撰的可能性比较大。”
“杜撰?”孟加沙尔指着我们所在的地方:“如果我们现在处在升船墓上的话,你告诉我,这船是怎么爬上来的?”
夏荼犹豫了下,猜测着:“可能是他们用东西把船拉到了山顶上,但是又不想告诉别人,就用怪力乱神来解释,这样对所有人来说都是最能接受的。”
叶运卓轻声嗤笑了下:“咱们家的祖师爷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