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想和姓乔的玩了
歪歪读读 www.yydudu.com,最快更新重生七零:这个媳妇儿有点彪!
就知道他迟早会提这个问题。
舒小秋含笑看看顾朋,摇头说:“如果一下子推好几款,恐怕姓乔的会脱钩,顾经理可要想好。”
顾朋点头说:“我想过,只是那姓乔的虽然可恶,这两个月也够他受的,我和你合作,不止是让姓乔的难受,更想好好经营御品茶点。只是你应该知道,自从转成国营之后,没有人肯多花心思,这么多年,茶点的品种就没变过,来来回回只有那么几样,只有你的点心进来,才添了活气。”
所以,他不想和姓乔的玩了!
这是一个想做实事的人!
舒小秋微微点头说:“要多几款倒没有问题,只是数量没有办法太多。”
不是别的,没有时间。
舒大春出来摆桌子,听到说:“秋,不然你把料调好,进炉之后我看着?”
舒小秋好笑说:“你要做饭,还要看然然,最主要的,再过一个多月你就要回去了。”
顾朋诧异:“大春要回去了?那然然怎么办?”
程涵忆说:“我们研究过课程,我和小秋的课错开,平时都我看着就好。”
顾朋点头,遗憾的说:“这么说,小秋的时间会更少。”
舒小秋想一会儿,点头说:“趁着姐姐在,马上又是中秋,我们打这个幌子多做几款,等过了节,我忙不过来再减,也还说得过去。”
这个办法好!
顾朋立刻点头,又抱歉的说:“如果姓乔的脱钩,你会有很大的损失吧?”
舒小秋好笑说:“没有人买配方,我们就自己用,哪来的损失?”
顾朋见她不在意,这才略略安心。
小悠然坐在妈妈怀里,先是睁大两只乌溜溜的眼睛瞧着顾朋说话,像是能听懂一样,时不时的笑一下,隔一会儿,注意力被缭绕的花香吸引,小脑袋从舒小秋身边探出去要去抓篓子。
舒小秋回身,抓一把花瓣给她玩,闻着扑鼻的花香,突然心里一动,向顾朋问:“刚才顾经理说,认识园林处的人?”
“是啊!”顾朋点头。
舒小秋立刻问:“我想买树苗,是不是请顾经理帮忙方便一点?”
顾朋笑说:“当然!”转头瞧瞧院子,不解的问,“怎么你院子里还要种树?”
这院子虽然不小,可是已经有一棵大杨树,夏天能撑起很大的一片树荫,并不适合再种。
舒小秋摇头说:“不是这里,是学校那边的河堤。”
顾朋点头说:“回头你想好要什么树,要多少棵,列个单子给我,保证品相和价格都是最合理的。”
舒小秋笑说:“那我就不客气了!”
吃过午饭,顾朋走了,舒小秋喂饱小悠然,安顿她睡下,自己拿了花瓣去后院厨房琢磨新点心。
她自己下午没课,可是京城七中有一节。
舒大春收拾好前边的厨房过来,见她配作料腌制花瓣,过来打下手,隔一会儿说:“秋,等我回去,把村里的事安顿一下再来。”
“姐!”舒小秋摇头,“奶奶身边只有小卓,我也不放心,等你回去,很快就入冬了,别跑了。”
舒大春皱眉:“可是这里……”
舒小秋向她笑笑说:“原来是实在没有人搭手才不得不请你来,现在有师母,我和凌轩的课也不紧了,顾得过来。你要来,等明年春暖了再来,给我瞧瞧河堤那边的地,好好筹划一下。”
“好!”舒大春笑着答应,想一想问,“刚才你说要买树?既然是用得着的,现在你用的桂花、茉莉不能种吗?”
“对啊!”舒小秋眼睛一亮,拍手说,“下午下课,我就去河堤上瞧瞧去,种树可比种菜好伺弄。”
至少不用天天浇水,而且那么长的河堤,可以分片种好几样……
想到兴奋的地方,扑上来抱住舒大春亲一口:“我姐姐可真聪明!”
舒大春冷不防吓一跳,急忙后退还是没躲开,回过神来才忍不住笑骂:“真是个疯丫头,幸好凌轩不在。”
“凌轩在,还能和姐姐吃醋?”舒小秋嘻嘻笑。
腌好花瓣,再调面粉,各种配比好几样,做好标记上炉。
下午,舒小秋给孩子们上完课,见范文杰、康晓宇两个没课,叫上两人一起往河堤上来。
经过这么几天,块根粉厂正对的河堤已经打好地基开工,一道斜着的石堤筑起来五六米,堤下堆着石料,岸上堆着几大堆准备回填的建筑废料。
吴大海看到她,从下边爬了上来,擦着汗问:“舒老师,怎么想起过来?”
舒小秋说:“刚刚下课,过来瞧瞧。”站在坡上往下望,见有近百人在干活,意外的问,“你们都在这里,房子那边没人吗?”
吴大海笑说:“舒老师放心,房子那里好施工,又能点火把,晚上大家都在那边,把师傅们用的东西全部准备好,白天留几个打下手的,就全部来这里筑堤。”
这是昼夜不停啊。
舒小秋嘱咐注意休息,说:“很快天凉,总要在上冻前把主要工程做完,过年前大伙儿就能搬过去。”
吴大海笑说:“这是大伙儿的事,都心里有数。”
舒小秋点头,在土坡上向下看一会儿,向吴大海说:“以后这河堤上要种树,这堤建上来,记着建高一些保证安全。”
吴大海连连点头,表示明白,指指下边说:“石堤的斜坡下是用建筑废料回填,等到石堤建好,下边挖出来的土再运上来垫平地面,以后不管做什么,都要好一些。”
想的周到!
舒小秋点头。
康晓宇看看块根粉厂方向,皱眉说:“小秋,那边的区域到河堤还有足足四五百米,都拿来种树也太可惜了。”
舒小秋笑说:“我们只是沿河堤种上一些,那里还是要圈起来盖房子,全部种树岂不是成了一大片的林子?”
吴大海插话说:“这边的土虽然垫平,可是总没有办法压实,碰上下雨就会塌陷,盖了房子再下沉不好处理,种树倒是合适。”比划一下原来土坡的距离,盘算说:“等河堤筑上来,大约在这里,再到坡顶,总要有五到八米土是虚的。”
五到八米,倒是也合适。
舒小秋心里有了谱,指指土地上人踩出来的印迹说:“想来这是从居住区来河堤最便利的路,回头就留下来整成路,大家方便。”
吴大海点头答应,陪着他们沿河堤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