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准备上京
歪歪读读 www.yydudu.com,最快更新重生嫡女之权谋天下!
祖父身上携带的毒传到沈宁青这一辈,已经微乎其微了,但这也无法避免他小时候身体羸弱。小时候众长老和沈家医者帮他驱毒,他小小的身体浑身都会扎满银针。
他的妹妹也是一样熬过来的,只不过她那时太小,即使疼起来也不知道怎么表达,就只知道在他怀里哼哼。
沈宁青却是很清楚地记得那种滋味。他也很庆幸,幸好沈宁安那时年幼无知,才没有那么可怕的记忆。
长老继续道:“可咱们沈家,也不是全部的沈家,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我们祖上,原是漂洋过海另一块大陆上的人,许多年前家族内乱,咱们这一脉分支才不得不远离故土迁徙至此。
“而我们沈家的医药典籍,是整个家族经过世世代代数百年的心血积累而成。可惜后来,故土遭难,家族生变,一夕之间支离破碎。我们这一脉出海逃亡,慌忙之间所携沈家医药典籍也只是其中一部分,其他部分仍留在了故国。
“虽然缺失的部分,在我们定居浔阳以后,也着手重新编纂,但沈家的各支脉各有所长,后续编纂出来的也始终不得精髓。”
沈宁安脑筋转得快,道:“长老的意思是,这次瘟疫的病症,有可能需得借助咱们缺失的那部分精髓才有可能化解吗?”
长老捋了捋胡须,道:“沈家有一分支,专门克治瘟疫。在过去的几百年时间里,咱们原先的故国也发生过许多次瘟疫,都有记录在册,且这次浔阳的瘟疫伤在五脏六腑,据我的记忆,其他沈家分支的医经典籍对此种瘟疫之症是有记载的。”
沈宁安顿时满脸欣喜,道:“那咱们就去找到相关的典籍啊。”
沈宁青没说话。
长老起身,对着沈宁青长揖,又道:“我特来请家主,准许由我重回故国,寻此药籍。”
堂上沉默许久,沈宁青道:“沈家已在浔阳落地生根,如今长老回去,又怎知那边是个什么情况。”
长老道:“过了这么多年,药籍流落何处不得而知,如能找到其他分支后人,也不算白走一趟。”
沈宁青思忖着,道:“一趟来回需要多久?”
长老道:“少则三月,多则半年。”
最终沈宁青思虑之下答应了下来,道:“长老要带哪些人手,我命人准备。”
长老道:“一切从简就好。”
沈宁青道:“我这里也会照常救治,便是找不到治病之法,也会竭尽所能延缓至长老回来。”
这样两头并进也不会有什么损失,而且还有助于尽快找到解决办法。
等长老离开后,沈宁青转头看向沈宁安,道:“你能管得好你这烂脾气吗?”顿了顿,补充一句,“上京的话。”
他想着这次就让她去,如果稍后她收拾不住,再由他入京去。
沈宁安一收平时顽劣之态,当然知道事关重大,道:“你放心,只要见不着你,我脾气好着呢。”
然后兄妹两个就齐齐转头看向余氏。
余氏不知何意,不安地拧着手,有些茫然道:“我看……我脾气也挺好的。”
沈宁安道:“嫂嫂,你是跟我去京城,还是留下来跟我哥一起?”
余氏:“我还可以选吗?”
沈宁安道:“当然可以,虽然我们关系很好,可你毕竟是他的妻子,你要是想留下来照顾他的话,也是能理解的。”
沈宁青也问她道:“你打算跟她去还是留下来?”
余氏踟蹰了一会儿,弱势地道:“那我还是跟着去吧。”
沈宁安歪在椅子上嘿嘿直笑,道:“沈宁青,看看你做人得失败成什么样,你的妻子,最后还是宁愿跟我走,也不跟你待在一个屋檐下。”
余氏连忙解释道:“也不是那样,主要是,我也还没去过京城呢。”
沈宁青冷眼睨她俩道:“你们当这次去京城是好玩的?最好做好觉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余氏连连点头,老实答道:“知道知道。”
然后沈宁安就起身拉着余氏道:“嫂嫂,我们快去收拾东西吧。”然后她就哼着小曲儿从沈宁青身边经过,姑嫂俩的声音渐行渐远。
沈宁安道:“我之前就想把你带给小鱼认识,这下总算有机会了。”
余氏只是笑。
沈宁安又道:“上次你和我哥成亲,她来过的。只不过你当时盖着喜帕没见过呢。”
姑嫂离开后,沈宁青也起身回了书房。
他坐在桌前,提笔给玄鱼写了封回信,将自己的安排都在信中告知,连夜派人送了出去。
等回完信也已经送出去了以后,沈宁青方才重新打开玄鱼亲笔的那封信,靠在座椅椅背上,将字里行间又看了一遍,而后叠起来锁进了抽屉匣子里。
虽然这次是去京都对付疫情,可是沈宁安是带着余氏一起去,艰巨的任务下还是难免有点期待的。
姑嫂俩暂时在宁安的房间里,商量着要带些什么。
等商量好了,余氏也帮沈宁安一起打包得差不多了,沈宁安便道:“嫂嫂你快回去收拾你自己的吧。咱们明天一早就出发。”
余氏回到自己房间里,随身行李的话就收了几身换洗的衣裳和一些简单的首饰。
等沈宁青从书房出来,抬脚踏进卧房时,她已经收拾洗漱好了,正站在床边,弯身整理床铺,将他的被褥都抖得蓬松一些。
余氏回过头来看见他,道:“你忙完了吗,可以洗漱休息了,我这就去打水。”
沈宁青洗漱用的水,以及睡前饮用的水,水温都刚刚好。还有屋子里的一切都干干净净、有条有理,自打余氏住进来了以后,房间比他自己一个人住的时候还要整洁。
他平时随手乱放的东西,余氏都会替他归置好。等沈宁青想起来要找什么时,余氏见他找的位置,一猜便知他具体要找的东西,总能准确地说出所在来。
他不得不承认,她是一个理想的生活伙伴。
沈宁青洗漱完,见余氏没有在房间里,便踱到门边来看。却见她正与一个丫鬟在廊边檐下,仔细地叮嘱交付丫鬟有关他的日常起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