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录取通知书】
歪歪读读 www.yydudu.com,最快更新从此明月是明月!
李梓牵着陈伊万的手,从咖啡馆里出来,雪已经缓缓停了,昏红的夜空中是重逢的欣喜味道。打了出租车,李梓先送陈伊万回家,静静看着她走进了那个熟悉的大院。
李梓让司机抬了表,付了钱。他站在大院门口的黄色路灯下,一直望着陈伊万的身影消失至再也望不到时,才缓缓转身选择步行向着自己家的方向走去。
李梓的家已经在大二的那个寒假时就搬离了大院。商业住宅的迅速发展,让李梓家这样有更好经济条件的家庭有了更多选择。他的父母在他大一时双双离开大院的单位,经营起一家规模不大的公司,做小型电子件的进出口生意。生意运营一年后一切步入正轨,就在市区内一个高档的商业楼盘买下了居住环境条件更好、面积更大的公寓。
无疑,意外的重逢与重归旧好,让陈伊万与李梓都感到分外震惊、感动和欣喜,但各自藏在心中多年的执念到此刻也都变成了格外小心翼翼的珍视和守护。已经经历过一次失去的李梓,陈伊万对于他就是心中那盏无法抹去也无可替代的白月光。而对于现在的陈伊万,她也才真正明白了李梓对她的意义。
然而生活有时候总会在觉得功德圆满之时,让你却面对两难的抉择,此时对于李梓便是这样。
时间回到半年前,李梓大学毕业的那个七月。
大学毕业前夕,李梓不顾母亲多次的强烈反对,最终选择了距离西梁不远的一个工厂入职。工厂是改制后中德合资的一家大型企业,在远山附近的一个小镇上。大三结束前,李梓的名字原本已经在学校公布的保送本校研究生名单里,他却放弃了。为此李梓妈妈与儿子已激烈争吵了多次,最后干脆以冷战的方式结束了这次她自己也知道无法取胜的争执。
李梓妈妈特意早早将公司里自己负责的事情提前做了安排,想在家里多陪几天毕业离校返家的儿子。傍晚十分,李梓与母亲用了晚餐,而李梓爸爸直到晚饭结束也仍未归家,还在外面应酬着客户。
崭新的客厅里,大块米色的地砖在房间的正中间做了精致拼花,洁净明亮,几乎能照出家具的倒影。素色暗花的壁纸与造型别致的电视背景墙呼应出淡雅的气质,一盏欧式水晶吊灯炫目地端悬于客厅正中央。欧式的真皮沙发以u字形摆放在宽敞的客厅里,让整个客厅都彰显出大气来。或许是空间太大,仔细环顾却透着莫名的冷清。
大屏幕的电视里上演着热门的电视剧。方正的茶几上摆着果盘和零食,这些都是李梓妈妈为儿子精心挑选和准备的。
结束了晚饭,母子二人坐在客厅的沙发上。
李梓妈妈眼睛看着电视忽然问道:“李梓,你打算一直留在那个工厂做技术吗?”
李梓妈妈此时换了一套休闲家居服,酒红的颜色衬着她白皙标致的面孔显得很年轻。波浪的中长发松松用发夹系在脑后,额前垂下并不凌乱的发梢。高挑的鼻梁在鹅蛋形的脸颊上十分清冷,这一点上,李梓完美继承了母亲的美丽基因。
“妈,怎么突然问到这个。”李梓的双手垫在脑袋后面,半靠在柔软的沙发靠背,眼睛却没有看着电视。
米色的窗帘被分束在客厅落地窗墙面的两端,李梓的眼眸正透过暗花的纱帘望向窗外小区绿化景观里的点点灯光。
“嗯,......随便问一下。”李梓妈妈思索着应道。只过了一会儿,“你想过去国外上研究生吗?”略作停顿,补充道:”美国。”
李梓扭头看向母亲,眼睛里写着疑惑也写着某种不易觉察的不安。没有直接回答母亲的问题,李梓沉默着。
“儿子,我和你爸有些同事和客户的孩子都去美国上研究生了,有的大学就去了,他们毕业后都留在了美国。你要不要考虑一下?”李梓妈妈用手轻拍了拍儿子的膝盖,殷切说道,当说到“美国”时又特意加强了音节。
房间里只有了电视里的声音。
“我如果说我不想去呢?”李梓放下了手臂,淡淡地回应道。
李梓妈妈已经很清楚自己的儿子从高中毕业后,就不再像从前了,常常是按着自己希望的相反方向来。心中一时气馁,思量了片刻又继续道:“那你先说说你为什么不想去?可以比较一下利弊呀。”
李梓心中泛起一阵烦恼,甚至是烦躁来,他已经嗅到了被母亲安排的节奏,内心的抵抗已经慢慢升起来。
“没什么可以比较的,我不想去,国内挺好的。”李梓努力平静着应答道。
三年前因为陈伊万与母亲的争吵似乎还在昨天,为毕业后回到小镇上班的争执也才平息不久,想到这里,李梓心里就感到一阵的憋闷。收了腿站起了身,准备回到自己的房间。
“儿子,前一段时间,我去了一家留学机构,是一个客户阿姨推荐给我的。她儿子现在美国,也是读研究生。”说着,李梓妈妈也站起了身,快步走去书房。几分钟后,拿着一份厚厚的资料册返了回来。
不等李梓说些什么,就将手中的资料递去,仔细留意着儿子的反应说道:“我去咨询过了,这是资料。你底子好,其实可以了解了解里面的内容,看看学校和专业,如果有你特别喜欢的,完全可以试一试的。”
眼睛盯着那本母亲塞来的资料册,停顿片刻,李梓接过手中。那是一本留学资料,资料册的封面赫然写着几个醒目的大字:“芊亦留学”,在那排大字的下面,还有一排讨喜的小字:“给你不一样的惊喜人生。”
看着儿子接过了资料,李梓妈妈眼角浮上一丝喜悦,又道:“儿子,我其实打听了一下,估计你刚去那个工厂也不会马上太忙,完全可以利用起这个时间准备托福、gre和申请资料的。如果没有申请到呢,算是你自己的一种人生经历,如果申请上了呢,你就有了更多选择,两全齐美不是。”
李梓没有回应。翻开资料册,里面用中英文及图片,展开介绍了十几所美国大学,有些还是顶级名校。图片里各种肤色的学生洋溢着阳光般的笑脸,欧式复古的校园,洁净清凉的天空和草坪,看起来都极具吸引力。李梓的眼眸停留在了一处排名顶尖的学校名称和专业介绍上。
看到儿子并未再提及反对的话语,李梓妈妈心中愈是一阵欣慰。眉眼欢喜间,觉得今天与儿子的交流非常成功,并未发生争执。切切满意地望着眼前高出自己多半头的儿子,忽而发觉依然是那个令自己骄傲的儿子。原本还想再补充些什么,就轻咳两声,非常明智地选择了结束这个关于赴美留学的话题。
李梓妈妈是一个十分干练的人,这种干练不仅体现在曾经几十年的职业经历,以及与丈夫合开的运营不错的公司上,更体现在为儿子一步步所做的前途规划上。李梓执意回到西梁的工厂入职,虽然曾让她极为不满和尝尽了失望,甚至痛哭失眠,但在去留学中介了解了赴美留学的具体情况后,就没有再与儿子继续争执。因为她已经给自己的儿子规划了一条更为远大的前程:赴美留学深造。
为此,李梓妈妈专门与李梓爸爸几番商量后,愈加全力以赴在自家的生意上,希望能为李梓未来的道路铺设出更为坚实的经济支撑。
那日留学深造的话题之后,李梓在家中休整的一周多时间里,李梓妈妈都晚出早归,为儿子精心准备温馨的早餐和晚饭。还托人从香港买了几双儿子最爱的新款运动鞋,甚至还陪着他打了几次游戏。却对关于赴美留学的事只字未提,因为她深知从过去几年与儿子沟通看,自己少说或不说,而是给他一些时间去接纳这件事也许是为上策。
而离家四年以来的李梓,在这几天里确实感受到了少有而久违的轻松,是从高中以来都难有过的温暖。有时会一瞬间恍惚,似乎自己又回到了那曾经泛着暖光源的小时候。
那时的父母虽然也忙于工作,却能常常陪伴自己左右,母亲想尽办法为他做最爱吃的菜式。放学回家的傍晚早早做完作业等在餐桌上,静待一家人其暖融融围坐一起的时刻。周末母亲常带着自己陪着自己,一起在公园游乐场里尽情玩耍,给自己买喜欢的玩具游戏,陪自己读喜爱的图书,常常在自己最无助时露出那世界上最为温暖动人的笑容。那时的母亲还从不会向自己提出任何条件和要求,那时的爱没有条件。
但李梓也只是短暂的轻松与温暖。今日的李梓已经成人,明白童年的旧日时光早已经远去不返。他又怎么会不知道这一次母亲的条件,当他拿到那份母亲递来的赴美留学资料册时,就已经全然明白了,为何自己放弃保送研究生回到西梁入职这个决定的后期,母亲没有再与自己起争执。
几次翻开母亲给的留学资料册,里面的学校和专业确实都是世界一流的,有几所还曾是自己高中时短暂向往过的。
而对于陈伊万,那是一个李梓并不能轻易触碰的话题,回来西梁只为了心灵上的靠近,是为大一戛然而止的那份放不下。某日重逢的几率在此时李梓的题库里并不会出现,不是不会解,而是根本不敢涉及。
试一试申请并不是不可以。如果申请成功,或许就选择忘记过去的一切,摆脱被寄予厚望的各种安排,干脆远走地球另一端的他乡。于是,李梓离开家前往工厂报道前,跟母亲做了最终回复:我会尽力一试。
李梓母亲的欣喜自然是不必言表的,对于她来说,这完美的一周也让她感到回到自己年轻时候与儿子相处的情形。当李梓说出他会尽力一试时,李梓妈妈眼中竟聚上了热泪,看起来她与儿子已经冰释了前嫌。
七月入职后,利用一切可用的时间,经过大半年的准备和努力,身为学霸的李梓从未让那些对自己寄予厚望的人们失望。二月底,也就是与陈伊万意外重逢的前两周,他顺利获得了美国两所大学的入学通知。在第一时间获知儿子拿到两所顶尖大学的研究生录取通知后,李梓妈妈更是欣喜加上骄傲再等于完美。在她这个母亲的眼里,李梓这个儿子绝对是近乎于完美,也本该近乎于完美。
三月里突然而至的这场大雪,在飘洒了一整个下午和夜晚后,此时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了。夜空还在,只是味道已经由刚才若狂的欣喜,变成了一个抉择。
春日的雪是积不住的,薄薄浮在地面的雪层,在脚踩下去的瞬间就融化开来,留下一个整齐的深色脚印。一串长长的脚印,跟着李梓向前移动着。
如果命运真的织过一张网,那我们都曾在那网中央。
当陈伊万的眼泪穿过自己的掌心时,李梓就已经知道他是不可能去美国深造的,为了陈伊万,他可以放弃的还可以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