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木家长子
歪歪读读 www.yydudu.com,最快更新嫡女当道:拐个王爷做夫君!
这一次苏氏没有硬扛,伸手紧紧握住拐杖,夺了过来,又狠狠砸在地上,仿佛是泄气般在拐杖上踩了几脚。
“我歹毒?明明就是你教养的孙女歹毒,她要掐死我,就因为我不是她的亲生母亲,她就怀疑我要害她,难道不是她歹毒吗?我只是自保,又有什么错!”
啪!
徐氏狠狠甩了她一巴掌,打得她脑袋嗡嗡的,险些没站稳而摔倒。
徐氏哼哧哼哧了几口气,木存恩连忙扶住她,“母亲!”
苏氏冷冷看了眼这个她深爱多年的男人,身心如坠冰窖。
自他从北尚回来,就再也没有坚定的站在她身侧,不管是洛氏、叶氏,还是她的母亲徐氏,在他的心里都比自己重要。
徐氏恨恨瞪了她一眼,痛骂道:“你到现在还不知悔改!你还记得你是苏家嫡女的身份吗!”
苏氏冷笑出声,眼里早已没有了爱意,只有无尽的悔恨,“呵呵,我当然记得!我堂堂苏家嫡女,因为爱上你的儿子,为他孕育子嗣,为他讨好不待见我的你,为他打理后院!可你们呢?处处防着我,还有我一双儿女,生怕我与苏家串通,害你们木家满门!你们对我无情,又凭什么怪我不义!”
徐氏被她吓到了,踉跄着身子险些晕厥。
“住口!”
木存恩伸手欲要打她,却在半空愕然停住。
曾经的苏氏女郎明媚开朗,满心满眼都是爱他的模样,可现在,所有的温和柔善都是伪装,她早已变得面目狰狞,不是旧日模样。
“你打啊,有本事打我!”苏氏指着那张哭花了的脸,倏然想明白般仰天大笑道:“你一直都在利用……”
啪!
木存恩痛心疾首,一巴掌狠狠甩了过去,劲力十足,打得她“碰”地一声摔坐在地上。
苏氏侧身便见到桌角泛着冷光,她心如死水般冷笑了一声,扶住桌腿狠狠撞了上去。
碰!
碰!
撞门声与撞桌声混合交杂在一起,众人尚未惊觉过来,一道白色翩然的身影似风一般飞了进来。
木清柔颤抖手触及额角流血的苏氏,痛哭出声:“母亲!”
苏氏尚有鼻息,只是被撞晕了过去,可额头上的鲜血却一直往下流,脸上毫无气色。
她跪在木存恩面前,恳求道:“父亲,求您救救母亲。”
木存恩到底还是心软了,目光移到宁川身上,宁川会意走上前去把脉,从怀里掏出针包,取银针封住她的穴位,止住血,又掏出一瓶药塞入她的口中,一顿操作娴熟而优雅。
“我母亲怎么样了?”木清柔焦急问道。
宁川摇了摇头,“没有性命之忧。”
木清柔登时松了一口气。
“但她大脑遭遇重创,又受了刺激,怕是……”
话音未落,苏氏倏然睁着无辜的眼睛看向他们,坐在地上哈哈大笑,“好好玩,柔柔要玩好玩的,嘻嘻嘻。”
木清柔连忙扯住苏氏的衣袖,却反而被她一把挥开,撒了欢的向门口跑去,被许意一把扣住,她愤极挣扎,见挣脱不开便哇哇大哭起来,“呜呜,你欺负小朋友,我找爹爹揍你!”
木清柔扯开许意的手,担忧的看着苏氏,质问道:“我母亲她怎么了,怎么了!”
宁川微微躬身,解释道:“心智受损,现今只有三岁孩童的智商。”
可就算只有三岁孩童的智商,她也依旧是个成年人,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木存恩看了眼门口蹲在角落里玩头发的女人,袖子一挥:“明日把她送去刑部。”
木清柔跪坐在地上,两只手抓住他的衣袖,泪水涟涟,“父亲!求您不要把母亲送去刑部,母亲陪您这么多年,就没有半分情意吗?”
木存恩狠下心又说了一遍:“送去刑部。”
门外传来一声回应,旋即门被一阵风吹开,两个暗影走进来,押起蹲在地上的苏氏。
苏氏挣脱不开桎梏,委屈的哭喊着,“我不要去什么刑部,我要在这儿玩!”
洪亮的声音引得廊外一道灰紫色的身影步伐更紧,匆匆推开院门,便见自己的母亲死扣着门框不肯出去,而两个暗卫使劲一拉,将其从门内拖了出来。
“父亲!”
灰紫色的身影走到苏氏面前恭敬作揖,却发现自己庄重持矜的母亲好像三岁孩子般懵懂的看着自己。
木清柔见到身影急切跑了过去,附耳将方才发生的一切同他简单诉求了一遍。
木存恩走了出来,脸色缓和了些许。
“子绛回来了啊。”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苏氏与木存恩所育之子,木琛,字子绛。
木子绛天资聪颖,三岁习文、四岁习武,五岁便作得一手好诗,闻动京都,十二岁夺得武状元,是文武双全的好儿郎,更与靖王关系要好,在京都内外是不少名门闺秀的青睐对象。
只不过两年前他便自请前去北地邺城戍边,说是要磨砺自己,如今两年已至,他也被景帝暗暗调了回来。
方才清柔所言他已明晓,向父亲躬身行礼,“父亲,母亲纵使有错,您也不能将母亲送往刑部。”
徐氏杵着拐杖走了出来,看着这个长子,语气虽有些缓和,但想到自己的乖孙女死于苏氏之手,便气不打一处来,冷哼了一声,“你母亲害死了清雨,如何能饶得了她的命!”
木子绛见房内仍有不少人,而他说得话又较为私密,于是便迎着木存恩往远处站了站,附耳道:“父亲,木家与苏家素来政见不合,当年若是没有母亲从中调解,父亲如何能登上相位?若去母亲了刑部,说出当年之事,木家与苏家两败俱伤,岂不便宜了李家。”
李家、苏家与木家皆是太祖时期的功臣,三家在朝堂上一直势均力敌。
当朝皇后便是出自李家,育有二子——太子和安王,但太子无用,陛下早有废储之心。
苏家虽不是皇戚,但在读书人心中威望极高,而木家原是武将出身,后为避锋芒而转武为文,虽不比苏家世代书香,却也与景帝出生入死,有过功绩在身的。
三族一直在朝堂上处于稳定的平衡状态,若是木家与苏家的往事被揭露,李家在朝堂上的威望一提,太子或者安王登基,怕是他们两家再无翻身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