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万寿节
歪歪读读 www.yydudu.com,最快更新嫡女当道:拐个王爷做夫君!
时至南召景帝寿诞日,民间亦称之万寿节,取万寿无疆之意。
皇宫内搭建了各色彩棚,棚内是用以摆放官员所贺寿礼,金殿内挂满寿幛,寿幛上写有贺词,露天空地上搭建了戏台,锣鼓宣天,好不热闹。
戏台正前方摆放巨大的舞台,十几个舞女跳着舞蹈,舞台两侧摆放着文武大臣的用餐桌。
“陛下驾到——”
百官分队而列,见景帝驾銮已至,无不磕头祝寿。
“微臣、儿臣、臣女恭贺陛下万寿无疆 ,圣体康泰,国运昌盛。”
因爱子宸王病愈,景帝龙颜大悦,特允群臣携带家眷共赴宴会,所以这次比往日要更加热闹。
景帝身着明黄色的龙袍,浑身散发着帝皇的威仪和与身俱来的高贵,那双幽深的瞳眸染上喜色,虽是笑着,可身居高位多年,自然而然流露着拒人千里的帝皇霸气。
“都起身吧。”
他微微拂袖,坐上龙椅,绣袍上的龙纹栩栩如生,好似能从衣服上飞出来般。
随行的徐公公给太监们递了个眼色,太监们面带喜色,向跪在地上的官员们分发寿桃、寿糕等点心,而百官则入座,向陛下进万寿酒,献寿礼。
太子从座位上站起来,吩咐小太监呈上贺礼,“父皇,这是儿臣特意寻找的金如意,恭贺父皇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景帝看了眼那金光闪闪的如意,脸上僵了一下,太子这审美还真是……
奢靡。
太过奢靡了。
太子见父皇脸色并不好,拉了拉身旁的齐王,发出一个求救的信号。
齐王看了下坐在父皇身旁的母后,也同样给她一个眼神,示意他帮下大哥,在心底叹了口气。
就在景帝开口时,齐王端起一杯酒站了起来,“儿臣所在封地织绣精美,便借花献佛,寻绣娘绣一副万里山河图。恭贺父皇福寿安康,南召国泰民安,如万里山河长存。”
献礼的小太监退了下来,又来了两个新的小太监,将一副精美的江山图打开,精美而又磅礴,确实用心了。
景帝满意的点了点头,脸色也和缓了许多。
靖王坐在太子对面,见太子躲过一劫,眸中笑意不达眼底。
想到暗卫呈报的消息,景帝目光落到靖王身上,问道:“靖王,你的贺礼呢?”
靖王起身恭贺:“儿臣寻了一副珍宝献给父皇,恭贺父皇长寿吉祥。”
小太监将《江家兵器图》呈了上去,景帝打开兵器图仔细翻看了一下,确定此物是正品,神色复杂。
“甚好,靖王有心了。”
他暗中派人寻找《江家兵器图》,没想到唐氏器坊拍卖会上有此物,还被自己的儿子所拍走,兜兜转转又落到了他手中。
当年母妃留下的话他从未忘记,希望能从此物中寻到白玉的消息。
景帝走了神,连煦王的话没听完就随意夸了句,思绪完全被《江家兵器图》打乱了。
直到那明晃晃的黄底青花龙捧寿纹瓷瓶出现,才把景帝的目光再度吸引走。
景帝烦躁的瞥了一眼,谁送的贺礼,真是碍眼。
祁渊躬身行礼,解释道:“父皇,这是儿臣特意为您寻的珍宝,世上仅此一只黄底青花龙捧寿纹瓷瓶。”
景帝眼皮子肉眼可见的抖了抖。
还真是他的好大儿啊,知道他最不喜欢这种花里胡哨的玩意儿,偏偏送给他辣眼睛。
景帝朗声大笑,称赞道:“宸王的贺礼别出心裁,不错不错。”
能给他送礼已经不错了。
要是再挑剔,估计下次连花里胡哨的贺礼都没了。
景帝愁得慌,孩子不好养啊。
木清雪一整个震惊住了,他还以为祁渊和他开玩笑,没想到凶巴巴的景帝为了儿子能偏心到这个地步,也真是长见识了。
难怪皇后和宸妃的眼神都带着嫉恨。
同样的儿子,不同的待遇,换谁都会心理不平衡吧。
景帝从龙椅上走了下来,关怀问道:“宸王近日身体可好?”
祁渊也没料到他会跑下来,错愕了一下,旋即摇了摇头,“多谢父皇关怀,儿臣已无碍了。”
景帝展颜一笑:“既然身体恢复了,明日便来上早朝,和靖王一起辅佐太子处理政务罢。”
此言一出,群臣哗然。
坊间传闻宸王殿下成亲后陈珂旧疾已除,看来是真的,只不过陛下让宸王参与政事,这件事着实不妥。
聪明的官员自然知道陛下有意废太子,而扶持宸王是为了平衡朝堂格局,让李家、木家、苏家三大家族势力达成一种平衡状态,避免当年夺嫡惨案再现。
当年南召经历过十数年的夺嫡之争,皇室成员互相倾轧,朝堂动荡,而在外北尚频繁攻打,内忧外患,百姓苦不堪言。
南召皇子死的死疯的疯,最后只剩一个在北尚为质子的皇子祁天绶,皇帝拿八座城池换回皇子,没想到回京途中遭遇暗杀不断,幸有木家存恩拼死相护,这才回京。
回京后,祁天绶继位,朝堂不稳,北尚举兵攻打,李家带着李家军及武者们前往边境,与北尚大军对抗,将八座城池又夺了回来,后北尚不敌,愿与南召缔结婚约,嫁冰宸公主,终止战乱。
景帝继位,百废待兴,施加仁政,犒赏武者和将士,但凡是习武之人,在南召境内待遇择优,就连李家也擢升为侯爵,赐府邸,李家嫡女也入宫封了皇后。
这也是为什么南召尚武的原因。
聪明的官员知道缘由没有养枪口上撞,但几个耿直的蠢货却是大呼不可,跪拜在地上陈述:“陛下此举实在是于礼不合,宸王既然身体无碍便该前往封地,怎能久居皇城,还……”
“够了!”
帝皇一怒,血流成河。
隐藏在暗处的暗卫闪了出来,将那几个多嘴的官员拖了出去,如此强权让那些还想开口的老臣们彻底噤声。
当年就是这些迂腐的老臣说宸妃是妖妃,逼得他们不得不处处小心,而今他让自己儿子替自己处理些政务,这些老东西又来多舌。
祁渊在众人的注视下开了口:“父皇,儿臣也觉得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