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歪读读www.yydudu.cc

字:
关灯 护眼
歪歪读读 > 南陈帝业 > 第一百一十九章 兴衰时刻(明天还有把战役写完)

第一百一十九章 兴衰时刻(明天还有把战役写完)

歪歪读读 www.yydudu.com,最快更新南陈帝业!

周建德四年(571年)二月二十三。

恭州,赵墓山下。

周主宇文邕并没有像陈伯宗料想的那般,在高处俯瞰战场。

此际,他正坐在一张马扎之上,替一位须发半白的老将军擦拭着马槊。

自然,这老将的身份并不简单,他乃是沙苑战前便追随宇文氏的猛将,名作王杰,字文达。

他便弓马,善格斗,在西魏破江陵、周齐战邙山时,因勇武垂名,于当世有万人敌之誉。

今时,他虽已五十有六,重甲之下的健硕身躯,依旧刚猛未减。

天子能亲身下士,为他擦拭兵刃,确叫他心中感动之际,生出了一股国士报之的死志。

今日,他的任务只有一个,便是率领天子宇文邕的宿卫精骑,杀穿陈人薄弱的左翼,冲上山去,取了那陈国皇帝的性命。

复将箭囊中的箭矢数目又清点了一遍。

王杰的心中更添了几分信心。

只要能靠近那南国小儿二十丈外,他便有十全的把握,一箭杀之。

昔年江陵城下,守城的梁人便是被他这一手神射夺气,这才失了关防,终至国亡。

今时今日,江陵之事,当复现于此!

“太祖在时,常呼文达公万人敌也。”

“今日于此,我与陈人相战,势决生死,朕无他愿,惟望文达公凯旋。”

宇文邕将手中马槊递给王杰,面上满是肃穆之色。

他话音方落,身侧,一个侍从亲卫便捧了酒盏上来。

王杰接过马槊,心中终究没有把握去成就一段温酒破敌的佳话,只得怀了颗必死的决心,将那酒盏举起,一饮而尽。

“臣虽老迈,不敢负恩于国家。”

宇文邕见他面露决然,心中亦为触动,便道。

“文达公但先行,朕将驰马出阵,为公催后军。”

言罢,他亦将酒盏高举,一饮而尽。

周人的军阵,在赵墓山顶主将尉迟迥变幻旗语的指挥下,交错转动着。

不多时,整个大阵开始明显呈现左轻右重的态势。

此间是冬日正午,周军大阵坐北向南,为南方天际的日光所照,甲胄之上的金属,时刻散着光晕。

不必说,那光晕黯淡的左翼阵中,将士必多着皮甲,而光若繁星的右翼阵中,将士必多着铁甲。

战力强弱,站南方的龙脊山上,一望便知。

指挥陈军的章昭达没有变阵,他知道周人这是存了与他比斗谁的左翼更脆弱的心思。

陈周两阵的强兵都聚在右翼,而弱卒都集在左翼。

常理而言,如此列阵,两阵相合之时,皆是以右翼对左翼,即是以己之强对敌之弱。

一旦一方的左翼崩溃,敌方最强的右翼便能与中军合力夹击己方中军,战场胜负,便能一时而决。

无疑,这是种大胜大败的打法。

周人这是在进行一场豪赌!

可惜,章昭达并没有同尉迟迥赌这一场的心思,他命将不久于人世,此战或是他此生的最后一战,他必须赢得漂亮。

“陛下,请速下旨意,命恭州吴将军发兵。”

旁侧的陈伯宗会意。

而今战场之中,陈周二军看似兵力仿佛,胜负将要决于双方士卒本身的实力,可别忘了,这战场临水,而陈军在二十里外的恭州城中,尚留了吴明彻的一支奇兵。

南人善舟,他命麾下飞马急召,不出数刻,早已枕戈待旦的吴明彻军便能乘舟,出现在嘉陵水畔,一举扭转陈军左翼的薄弱。

届时,行将崩溃的,便是周人的左翼了。

陈伯宗当即凭栏下了旨意,命卫士急报恭州,再回神,看向山下之际,两军的大阵,已从东西向的横阵,慢慢向东北—西南向变化。

东面,由陈国宗室、平北将军陈慧纪指挥的精锐中军构成的陈军右翼,没有前驱,只是缓缓转动,面向西北。

try{ggauto();} catch(ex){}

西面,由前南周将领辛昂指挥的陈军左翼,则在不断后缩着,将战线靠向嘉陵水畔。

而由安左将军程文季指挥的,由淮南府兵构成的陈军中军,亦在随着左翼的变化而后缩,并向西北转动。

龙脊山下,陈军摆出的是标准的防守态势,虽能以逸待劳,却毕竟长他人志气。

果然,周军见陈人示弱,士气都振奋了三分。

总领着宇文邕的宿卫精锐步卒和关中府兵老卒,构成周军右翼的故西魏八柱国于谨之子、现柱国大将军于翼正催促着麾下快步行进。

而就在这快速行进的周军右翼之后,还紧跟着一支四千余众骑着河西大马的精锐骑军。

这些骑军,手持长槊,身披坚甲,除却胯下战马之上的马铠较陈军为少,论气势与雄壮不知要胜过南面身骑高丽矮马的陈军游骑凡几。

而就在这骑军簇拥着的大阵核心,周主宇文邕正与老将王杰并马缓行着。

冬日天燥,便是此地位于潮湿的巴蜀,由万余周军步卒及数千周军骑卒行过之后,地面也升腾起一股高高的扬尘。

那声势看在南面新附陈国的前南周兵士眼中,着实可怖。

便是曾与周军数战,且互有胜负数阵的新附陈将辛昂望见,心内也不由有些打鼓。

他欲要收紧阵型拒敌,向山上打出旗语之后,却只得了个不可变阵的指令。

无奈,他只得勒马左右巡视军阵,以安抚麾下躁动的士兵。

好在,周军的右翼,在行至陈军阵前一里半(六百米)开外时,止了脚步,就那般如重重铁塔似的立在了原野之上。

紧随周军右翼行来的周军中军却是没有停歇脚步。

由故郑国公达奚武之子、柱国大将军达奚震率领的他们,步频均匀,行进时,缓而有力,若非其中装备铁甲者稍少,亦必是支天下强军。

这万余军士,皆是出于近两年中宇文邕用灭佛得来的钱物打造的新军,他们年轻,且士气高昂,即便此刻已经历了数里的行军,其中亦少见喘气之人。

同王杰一样,在周军之中亦有勇武之名的达奚震,当下正一马当先,行在这大阵之前。

鞍前碧草,马后黑云,这身随万军在后的魁梧将军,当真有股英雄气概,豪气干云。

约莫距离陈军阵前百余丈(300米)处,他高举马槊,令后军驻立。

随即,他只身打马,行出四十丈来,面向陈军中军阵列大喝道。

“常闻南国有将军程氏甚勇猛,我乃关中柱国达奚震,程将军可与本将一决否?”

陈军阵中,程文季闻声,按马槊欲出,令麾下向龙脊山发旗语相询问,章昭达的答复,却只是不许。

达奚震又大呼数阵,见程文季始终按兵不动,只得抛下句,“未意吴人尽鼠辈”,便自拨马回阵。

陈军中军皆是自陈霸先、陈蒨时代便久习战阵、数破北兵的老卒。

后来淮南恢复,方才得授田宅,做了府兵,此际,闻达奚震声言羞辱南人,皆是心中恨恨,战意倍增。

达奚震若知此情,想来心中必悔。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此一轮的心战,却是陈军稍占了上风。

当下,还归本阵的达奚震,倒没心思,去思虑那许多,只是将接战的命令下达。

宽达三里有余的周军中军正面,再度行进起来。

那一丛丛的枪矛闪耀着骇人的白芒,似猛虎一般向陈军大阵压来。

可当周军前队行至陈军阵前四五十丈时,从前方射来的密集箭雨,却直教这猛虎的扑击一滞。

而便在此时,陈军的右翼,与周军的右翼,竟是同步前驱,于原野上奔行起来。

只在不到一刻的时间之内,两道长达八里有余的人潮就在龙脊山下的旷野之上撞击在了一起。

决定南北命运的时刻,到来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