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歪读读www.yydudu.cc

字:
关灯 护眼
歪歪读读 > 重生08:从山寨机开始崛起 > 第四百零六章 奔赴广城

第四百零六章 奔赴广城

歪歪读读 www.yydudu.com,最快更新重生08:从山寨机开始崛起!

广深之间的高速公路上,虽然不是节假日,也不是周末左右的时间,但是作为两个超级大城市之间的主要陆地交通动脉,车流量依旧是非常大的。

傍晚时分,众多的车流里一队黑车的海蓝车队显得非常的显眼,引来了不少路过车主以及乘客们的注意。

这车队打头的乃是一辆海蓝SEV,黑色的SUV车身显得宽大而霸气,车头前方的海蓝汽车的LOGO在夕阳下非常显眼。

这辆海蓝SEV的后头,还有两辆一模一样的海蓝SEV!

前方的三辆海蓝SEV之后,则是跟着三辆同样看着一模一样,光是看个外形就知道是非常昂贵的海蓝SLC!

海蓝汽车旗下的这款大型豪华轿车,在国内售价最便宜的一款,如今落地价也要一百五十万以上,早年还出现过的几款一百二三十万的车型如今已经不再销售了。

如果是高配,顶配车型,价格则是接近两百万乃至两百多万。

同时还有防弹版,这个价格基本都是在五百万以上!

而且还是世界首富徐申学的同款座驾!

海蓝SLC,不管是从价格定位,还是从技术,乃至从内饰,以及品牌定位而言,都是属于地球上最顶级的行政大型豪华轿车车型之一,和奔驰S级,宝马7系以及奥迪8系,劳斯莱斯正面同台竞争。

不管是在海外,还是在国内,海蓝SLC都是毫无争议的顶级大型豪华轿车。

最近两年很多国内的大企业老板都会选购海蓝SLC作为公务座驾,所以海蓝SLC的大半销量,其实都是国内市场贡献的。

购买奔驰S系列这些车型,不是说不好,而是缺了点味道……尤其是和海蓝SLC比起来,总给人一种乘坐传统油车豪华轿车的老板们,一种土包子的感觉!

虽然这些都是网络上普通网民的看法,但是人家大老板也不愿意自己被网民当土包子啊!

所以,从一开始是诸多科技行业,尤其是互联网行业的老板,高管们购买乘坐海蓝SLC,等到后来则是逐步向其他行业的老总们蔓延。

最后逐步形成了一股风气,真正成功有实力的老板,要么开海蓝SEV,要么坐海蓝SLC!

而这些论调,都是海蓝汽车的营销部门常年累月下的战果……

网络上的一些鼓吹海蓝SLC,贬低劳斯莱斯的段子,小视频,看似都是视频博主自己创造的,但是背后基本离不开海蓝汽车营销部门的推手。

多年的品牌营销,也让海蓝汽车成为了真正意义上,众多人们认可的高端豪华品牌。

这也是很多车主在高速路上,看见隔壁的一大堆海蓝汽车车队会比较在意的缘故。

再者平日里大家在街头上看见一辆,两辆海蓝海蓝SLC,可能不当回事……老板哪里都有,而购买海蓝SLC的老板更多,所以也不算稀奇。

但是这种一水的海蓝汽车车队,还是让人很好奇的。

三辆的海蓝SLC大型豪华轿车之后,又是足足五辆的海蓝SEV,其中一辆竟然还挂着个红十字的医疗标示。

这种霸气又显眼,而且还是清一色海蓝汽车的车队,毫无疑问只有智云集团或徐申学旗下其他企业的高管们出行才会有的情况。

别说徐申学了,就算是季成河,顾之明,丁成军这些集团高管公务出行,其实也是好几辆防弹海蓝车型一起的……这些集团高管也有安保人员,只是数量没那么多,更多跟着出行的则是普通的办公人员。

而徐申学的情况,则是更特殊一些。

所以随行出行的安保以及办公人员更多,而且外人还不知道,车队里的所有车型,都是清一色的防弹版。

而且徐申学其实都没有在中间三辆海蓝SLC里坐着,而是在顺序第三辆的海蓝SEV车里坐着,日常里,其实他个人更倾向于乘坐更加安全,视野更好的海蓝SEV。

中间三辆海蓝SLC豪华轿车,乘坐的都是安保人员以及徐申学的一些随行工作人员,如柳河投资下属董事办董事助理等人员。

前后一共十一辆海蓝SEV以及海蓝LSC,在高速上疾驰而过。

这种情况,让很多路上的其他车辆都是不由自主的进行闪避,前头开慢车的什么大货车啊,普通轿车啊,看到后面的这种车队,往往自己就变道到旁边去了。

但是也有喜欢看热闹,喜欢看车的人,有时候也会保持速度在旁边车道跟着,甚至拿出手机进行拍照。

不过这些海蓝汽车都是清一色的深色车窗,外头根本看不清楚里头是什么人。

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种规模的车队,绝对是智云集团里的高级管理层……国内这地界里,除了智云集团里的那些高级管理层,没人有这场面。

不是说他们不够有钱,而是他们没这胆子或者是底气!

在国内,其他企业家只是企业家,搞不好还是资本家,那些企业高管们,也只是普通企业高管……但是智云集团里的那些顶级高管,人家可是上全球政经新闻头条的大佬级别的人物。

比如顾之明,季成河这种级别的高管出国去视察业务、考察市场……当地国家往往会用‘访问’这个词来进行形容,当地往往是重量级人物亲自到机场接待的。

层次就不一样!

嗯,如果你在一家全球第一市值的制造企业里担任顶级高管,该企业营收达到四千多亿美元,业务遍布全球,直属员工就有六十几万,间接员工上百万,直接影响几千万人的生计……你也能有这待遇。

不说这种顶级层面的,在集团权力序列里只排第二序列,属于集团副总裁这一级别的高管,如担任智云南美区总裁杨平林,在国内可能没啥名气,很多普通人都不知道有会这么一号人,但是他在那么美洲各国里,三天两头就上新闻。

说他一举一动会影响当地经济,那肯定是过分了,但是依旧影响不小,尤其是在目前徐申学旗下的企业,尝试在南美洲开辟一定新市场,转移部分供应链的情况下。

人家杨平林在南美洲里,可不是个卖手机的,而是作为徐申学的代表和当地进行各种接触,海蓝汽车的巴西工厂,他就深度参与其中。

智云集团的海外渠道,从来都不是单独是智云本身的海外渠道,而是同时作为徐申学旗下其他诸多企业的统一海外渠道……这也是为了避免重复资源的投入,提升资金以及其他资源的利用效率。

只不过没有公开而已。

如今,普通人在外地里,遇到智云集团的这种高管,有所好奇,拍照甚至当场发短视频也是很正常的。

不过在几个主流平台上,这些暴露智云高管行踪的内容,往往会被大数据严格监控……当然,用户可以发出去这些内容,但是除非你直接转发给认识的人看,对方才能看见,不然的话,你别指望其他陌生人能看见了,因为这种内容往往会被直接屏蔽流量,不会有哪怕丝毫的流量曝光。

你发出去了,基本就是石沉大海了,不会有陌生人能看见的……

这叫:大数据推荐!

制造信息茧房的一大利器,相当好用,用过的人都说好。

徐申学就很喜欢玩这一手,在维持企业形象,营销产品的时候特别好用。

车队一路向前,第三辆海蓝SEV里,徐申学则是翻看着手中的资料。

资料非常多,不仅仅有MMK34材料、于泰和项目组的资料、甚至人工智能材料研究所的全部资料。

当然,他最关心的还是MMK34材料以及于泰和项目组!

首先简单看过了MMK34材料……这个其实没什么好看的,因为任何数据都没有,能看到的只有个项目名字以及间接……保密条例下,任何MMK34材料的资料都被禁止外传,所有的一切都封锁在人工智能材料研究所里。

现在哪怕是徐申学,其实也只是从何教授口头上知道了一些基本情况,但是详细资料依旧不得而知。

现在,他更有兴趣的是于泰和项目组!

对于于泰和,他不知道,更不熟悉,因为于泰和只是一个入职一年左右的研发人员而已,技术等级才是W7级……

W7级这个级别,对于外头的普通打工人而言,兴许就是年薪大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让很多普通人羡慕基地的大佬了。

但是在庞大的智云集团的研发体系里,W7级只是属于基层研发管理岗位……就是诸多普通项目组里的组长级别……这种级别的人,哪怕是在人工智能材料研究所里,也有至少二十几个。

然后人工智能材料研究所里,还有好几个W9甚至W10级别的资深工程师。

再往上,还有广城智云科技园的这个大基地里,也有不少W10-W13级别的科学家。

而最顶级的W15级别以及次顶级的W14级别,这种就极少了,其中的W15在整个智云里也就那么三四个,都是徐申学亲自认可,轮流使用SS级别科研名额的顶级科学家。

智云集团里的各种工程师,科学家,顶级科学家可多了去……于泰和在其中,也只是个普通的基层技术人员而已,顶多就是研究方向比较小众,搞的是新兴的人工智能材料领域。

任凭徐申学怎么想,他之前都没有想象到过,一种常温超导材料,竟然会在这种基层技术人员的手中被研发出来。

他之前所期待的是那些天才科学家,比如同样搞材料领域的王斌耀教授……这位科学家的才华肉眼可见,见过的人谁不得说一句这位是顶级天才啊,而且成果也极多,半固态电池能够搞出来,就是严重依赖了他的研究成果。

同时正在研发的光刻机等一些半导体诸多核心设备所需要的材料以及耗材,都严重依赖他的诸多研究成果……甚至可以说没有他的研究成果,现在正在研发的EUV光刻机的连镜片都没得用……因为没有相应的材料。

徐申学以前还想着,如果有人能够把常温超导材料这些黑科技搞出来的,那么大概率就是王斌耀教授了……尤其是在自己把一个宝贵的SS级别科研名额里的大半时间,都给了他使用的情况下。

最近半年,王斌耀教授的研发进度相当快速,在集团内部保密刊物上,陆续发表了诸多重量级的论文,其在材料领域的基础理论探索上非常深入……按照总部技术委员会的那一群老头子的说法就是:此君在材料学上的诸多理论研究,已经到了他们看不懂的程度了……太超前了。

所以,现在对于王斌耀教授的各种研究,总部技术委员会那边都是闭着眼给钱……反正也搞不懂他在研究啥!

这样的顶级天才,其实承担了很多人的期望……哪怕别人都说让他不要有什么压力之类的。

但是徐申学亲自批准的专属研发经费……每年二十亿美元起步,上不封顶,随便你花,不管是什么项目,只要你提出来,都可以。

直接研发经费这些都不说了,基本没有上限,你可劲花,更重要的是整个徐申学旗下的体系里,诸多研发中心,科研所、企业都在配合你……你说怎么做,他们就按照你的指示怎么做!

你今天说要一个特殊标准的设备用来做试验,不用几天就会有专门实验室定制的设备直接送过来。

你说要某种性能的材料,整个集团全球搜刮,要是能找到,就想方设法弄过来,要是现实里还不存在,那就直接设立项目组给你来个专门研发。

总之,你的要求,我能满足的都满足……而你要做的就是专注于你自己的工作,然后我们看看会发生什么。

人家王斌耀教授又不傻,自然也感受到了人们对他的期望:没人要求他做出来什么东西……因为他们自己也不知道想要什么东西。

但是所有人明里暗里,其实都期待着他做出来划时代的新东西……至于是什么东西,你王斌耀决定啊。

不过王斌耀教授也是个承压能力超级强的选手,过去半年里,竟然都还能照常看女团跳舞呢……每天工作闲余,雷打不动看女团跳舞唱歌。

顶级天才嘛,脑回路多少有点不一样……解压方式都有点特殊,不过无所谓,林家二哥手底下的经纪公司专门给他解决这些问题,甚至专门为他组建了一个舞蹈团,就为他一个人跳舞。

弄个舞蹈团,再弄点其他女团偶尔过来跳舞这种开支,和王斌耀教授花出去的研发经费,集团资源比起来……九牛一毛都算不上。

如果是王斌耀教授的团队,做出来常温超导材料,那么徐申学不会觉得奇怪,甚至会有一种理所当然的感觉。

但是于泰和……这是什么鬼!

W7级别的技术等级,整个研发体系里的基层研发人员……区区一个项目组的小组长,竟然带队做出来这种超级黑科技的成果。

说实话,徐申学第一感应就是不信的,哪怕现在也带着怀疑……可能是试验出错了。

至于故意骗他,估计于泰和以及其他技术管理层没这个胆子。

所以,试验出现数据失误,导致一些误会的情况是有可能的存在的。

而第二个感觉就是:于泰和这人,他怎么能做出来这种级别的研发成果?

尤其是他看了于泰和项目组过去一年里的研发经费,哪怕算上整个项目组的薪资开支,其研发经费的投入撑死了也就一千五百万左右……货币单位还是华夏元。

这点钱在智云集团的研发体系里,连芝麻大都算不上!

智云集团里今年规划的研发经费投入,达到了八百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一,也是后面好几家高科技巨头的总和。

智云集团在研发上的投入是非常恐怖的,全球人,哪怕是非洲人都知道,智云那群疯子搞技术研发是超级疯狂的!

八百亿美元的研发投入,按照当下汇率算,折算华夏元大概是五千两百多亿……这是一个非常夸张的数字。

而更夸张的是,智云集团里的人员薪资待遇虽然非常高,在国内属于超一流标准,但是和位于欧美日韩等收入比较高的高科技企业的研发人员薪资比起来,智云集团的研发人员薪资支出,还是属于比较低的标准。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智云集团的研发人员生活质量更差,相反,实际上更高……这涉及到一个通货膨胀,货币在当地购买力的综合问题,比较复杂。

简单来说就是,同样的十万美元的年薪,在美那就是普通中产,没啥特殊的……但是在华夏,如果你是十万美元年薪,那绝对是属于高收入阶层,所享受到的各种生活质量是很不错的。

综合起来,其实智云集团的研发人员的生活质量在全球范围里,也是属于最顶级的一批。

但即便如此,于泰和以及他手底下项目组的成员们,其收入在智云里也不算是高的一类。

几十万年薪的研发人员,在智云里一抓一大把。

但是就是这么一群人,竟然搞出来了MMK34超导材料。

说实话,徐申学感觉很奇怪!

带着疑惑,最终徐申学赶到了广城智云科技园,最终见到了于泰和以及他的项目组成员。

见面第一感觉,就还是很普通啊……没感觉到有什么霸气侧漏的那种顶级天才的气场啊。

不过,徐申学依旧堆起了满脸的笑容:“于博士,你好,听说你做出来了了不得的东西,这不,我可是专门跑了两个多小时过来呢,走,带我看看到底是什么好东西!”

徐申学在于泰和等技术人员面前,一副亲近的模样,也没有穿着什么西装带领带,只是普通休闲裤加上白色衬衣。

看起来非常的接地气,和气!

于泰和也是没有想到,自己竟然还能看到徐申学这个真正的大老板!

都忍不住有些紧张,不过好歹是忍住了紧张情绪张口道:“徐董,请跟我来,我们在实验室里正在进行第三次重复试验,前面的两次试验都已经成功了,样品就在里面!”

徐申学看出来了他的紧张,当即道:“不用紧张,我又不是什么吃人的老虎,放轻松点,而且你这个是属于大好事呢,更不用紧张了!”

徐申学在里面的实验室里没有待多久,只是几分钟后就出来了,然后对着于泰和道:“说吧,钱,权,研究,你要什么,你要什么都有!!”

说着,徐申学又环视一圈在场的其他项目组成员:“我保证,项目组里的每一位成员,都会成为亿万富翁,我说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