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歪读读www.yydudu.cc

字:
关灯 护眼
歪歪读读 > 大秦:我扶苏绝不狗带! > 第144章 我们之中,有匈奴的奸细!

第144章 我们之中,有匈奴的奸细!

歪歪读读 www.yydudu.com,最快更新大秦:我扶苏绝不狗带!!

这个想法虽然冒进,但扶苏却想试一试。

说实在的,一直以来,他都不是什么心思缜密的人物,做事漏洞百出,思虑不够周全,全靠朝臣等其他人给他擦屁股。

但是这一次,他却不完全是凭着一腔匹夫之勇,不是不把自己性命当回事。

而是他凭着敏锐的直觉感知,己方刚刚才得知匈奴的动向,而对方却不知道这回事,现在进攻,正可以以已知打未知,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真的再拖下去,等着蒙恬派谋士过来,或者让蒙恬来指挥他打仗,那么时机早就过去,一切战机就无从谈起了。

孙子有言:军争之难者,以迂回为直,以患为利。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之计者也。

《军志》中也说:“先人有夺人之心,后人有待其衰。

总总军书总结,可见先发制人的重要性。

而为将领者,除了作战勇武,赏罚有度,上能通朝廷,保证粮草政令的通达,下能镇士卒,保证万人一心,令行禁止,此外,作战之时最重要的,就是要看准时机,看天时地利人和,选取有利于自己的时机作战。

要是没有时机,便用计谋创造时机,这就是计谋和谋士的重要性!

此外,厉害的谋士,不只能于瞬息万变之间,抓住一线机会,还能抽丝剥茧,分析这个机会到底是真正的时机,还是敌方放出的烟雾弹,亦或是引诱我方踏入的诡计阴谋,综合各种因素,最终取得战争的胜利。

当然,这个作用,厉害的将领也能做到。

可以这么说,千金易得,一将难求,人才难求,就如同战国唐骄,汉时韩信,宋时岳飞,几乎一个将领就能主导一场战争的胜负。

此时,扶苏身边没有这样的谋士将领,他自己更不算是什么厉害人物,但是他愿意学习那些将领的优良品质,学习于万变之中抓住机会,与虎狼之中,扼住敌人的七寸咽喉!

他所仰仗的,就是自身队伍士卒的强大与优秀,这个是秦朝最为精锐的秦之锐士!

他所仰仗的,同样是自身强大的武力,正要于万军之中搏斗,锻炼自己的本事!

加上顺风的时机,占据先机,攻其不备,如昔日霍去病攻占单于庭,同样是以摧枯拉朽之势,攻其不备,断其后路,端了敌人的老巢!

扶苏不敢说有霍去病那样的气势,但是他有同样的勇武,愿意与匈奴拼杀!

这个决心下定,他便带领五百精骑,一刻不停,直朝着阳周县西北山中奔去。

经过一天查案,此时已是下午了,按理说应该先回县城休息,等到第二天早上,吃饱喝足再出发。

但是扶苏不安心,这么多的匈奴人是如何隐藏在阳周县周围的?阳周县里是否有匈奴的内应?一切都未可知。

为了不走漏消息,扶苏决定不回去了,反正他们来的时候已经吃饱,马上也习惯性的带着干粮水壶,足够消耗到晚上。

干脆谁也不通知,直接过去剿匪。

一阵奔袭,天色渐晚。

扶苏本来说孙犁只需带个懂路的人就行了,但是孙犁执意跟来,还带来了三百县卒。

扶苏这才想起,这个时代的官员,都是文武并进,身为文官的蒙毅也会打仗,而且武功极其精妙,身为武官的王翦也会智谋,而且智计极其傲人。

和后世的所谓孱弱文官,完全不一样。

文官变得孱弱,那是从宋朝开始的,宋高祖赵匡胤自己以武力夺得天下,生怕别人效仿他,于是废天下武力,重文抑武。

在宋朝之前,几乎所有朝代的官员都是文武双全,唐朝的李白佩剑,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不仅仅是耍嘴皮子。

如今的孙犁亦是如此,他执剑而来,一腔热血,誓要斩灭匈奴,让扶苏稍稍打消了一些对他的怀疑。

但是他依旧抱有十足的警惕,阳周县内有内应的想法,一直盘踞在他心里,让他稍微不敢大意。

等到傍晚的时候,天色昏暗,天边最后一抹彩霞也消落下去,无边属于人类的寂静中,青蛙呱呱的叫着,一群人隐在夜色中,来到西北大山外。

靠近森林边,开始出现响亮的鸟叫声,各种各样翠鸟的鸣叫,清脆悦耳,时不时又伴随一声老猿的哀鸣,一副美好的景象。

从这场景看来,丝毫不会知道,等一下这里会发生何种惨烈的厮杀。

人马停在山脚下,孙犁勒住马绳,指着山上道:“郎中,之前我派探子来探,得知匈奴人就在山上,幸好郎中探知他们的真实身份,否则我将他们当做劫匪来对待,派来的士卒恐怕有来无回!”

扶苏也望向山上,目光炯炯,道:“你做的很好,但即使我们有这八百人了,面对匈奴,也还是难啊。”

孙犁不解:“郎中,匈奴而已,即使比劫匪更厉害些,但也不至于如此强悍,不是被大秦铁蹄随意践踏的吗?”

扶苏:“以往的匈奴确实如此,但新上任的冒顿单于不是个简单人物,他手下的匈奴勇武异常,指哪打哪,丝毫不畏惧刀兵。”

孙犁沉默,随即道:“既然如此,那么一切听郎中差遣!”

他换来手下一人,指给扶苏认识:“郎中,此人名叫官台,是我手下的县蔚,县里这三百士卒,一直都由他训练统领,如今将他交给郎中调派。”

“好,有了县令的三百士卒,此次剿匪更加如虎添翼!”

扶苏说完,派出一个锐士,道:“你上前一探,看看他们有多少人。”

锐士要走,这时,孙犁派来的通路士卒卬日站出来,道:“老爷,不如让我去探路吧,我对这一带很熟悉。”

扶苏摆手:“不用,你好好呆着,等下还要用到你。”

卬日闻言,又道:“老爷刚到这里不明白,这山中有很多毒蛇猛兽,更有奇怪的蚊子虫子,要是咬上一口,可就没命了,还是让我去吧。”

“毒蛇猛兽,蚊子虫子?”扶苏听了有些奇怪:“蚊子这些不是一向在南方盛行吗?如何在北方也有这么多?

他依旧拒绝:“等下要用到你,你老实呆着就好。”

说完,给锐士一个脸色,锐士以迅雷不知掩耳之势冲了出去。

卬日无奈,只能退回。

锐士走后,县尉官台上前说道:“郎中,我知道这山后面有条小路,不如让我从那边上去,从小路包抄,和郎中一起前后夹击,定能打的匈奴一个措手不及!”

听到这个建议,扶苏有点激动,这就是战场之中运用战术吧!难道这个官台竟是个战争人才?

不过,战术最好,却不能拿人命做赌注,扶苏带着五百锐士,可以说势如破竹,根本无惧这些普通匈奴士卒,但是县尉这三百人就不行了。

他们很少和匈奴对战,这时候要是运气不好,突然面对匈奴刀兵,自己在前方又救援不及,那岂不是让他们送死吗?

因此,扶苏再次拒绝:“不必。”

官台闻言急了,道:“老爷,你们你们是从咸阳过来的,这些劫匪本来就是我们的责任,怎么能让你们上前送命呢?这样我官台有何脸面面对朝廷?”

扶苏闻言,有些不耐烦,冷冷的说:“不用你面对朝廷,你面对我就好了,县令说了,你们归我调遣,那就按我说的做。”

官台被呛了,只能后退,不说话了。

不一会儿,那名锐士回来,禀报说:“郎中,我观山上黑影重重,深山之内建有房屋,这里确实是个贼窝。

但是观看山上后来建造的养马所,储食间,根据他们的饮食习惯和马匹来看,这贼窝确实被匈奴人霸占了,人数大概在五千左右。”

“竟然有五千人。”闻言,孙犁惊讶的问道。

大型战争之中,一般一场骑兵对战是一万人一队,但是被人偷偷摸到县城中间,暗暗布置一个五千人的队伍,这就有点吓人了。

这五千要是冲杀下来,一般的五千大秦铁骑可随意抵挡,但是县城中可没有这么多防护,一千县衙顶天了,这一次过来剿匪,官台就只带了三百人左右。

“五千人,是我们的五倍之多啊……”扶苏沉吟,对这一战有点拿不准主意。

现在该如何是好,是等蒙恬来救还是……

山上。

冒顿睡得极不安稳。

他如今深入长城腹地,于上郡之内,阳周县西北部大山隐藏。

这已经是他第三次深入秦军腹地了,他本来在第二次下长城时,就发誓以后不亲自涉险,可是这一次,他还是又来了。

因为上一次,他最好的兄弟库第,就能惨死秦人箭下,这让冒顿实在咽不下这口气。

冒顿想,秦人厉害,无非是因为他们有厉害的武器!

如果他们匈奴一族也能有同样的武器,那绝对不会畏惧秦朝刀兵!

即使因为他们之前都蜗居在漠北草原,实力没有恢复过来,但至少,要先将强大的武器掌握在手中!

所以,他又来了,而且这次的目标明确,直指上郡阳周县!

因为,这里有秦朝北部最大的武器库。

一定有制造长弓的武器房!

夜星稀疏,月光照耀进了屋子。

冒顿的眼皮翕动,睡得极不安稳。

这次依旧冒进,他只带了五千士卒,虽然比前几次更多了几倍,也有内应接应,得以一开始就躲进阳周县旁边的山区,但不知为何,他总觉得不稳。

这次他们的计划也简单,没有秦人那使用计谋的一套,只需要找一个合适的机会,在城南粮仓中放一把火,趁着秦军去救火的时候,打劫秦人武器制造处,将所以工匠全部绑走,带回大漠。

工匠才是武器的灵魂,他们若拿武器,那么用完就没了,也拿不了多少,但是带回工匠就不一样了,工匠有技术,可以源源不断的造出武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窗外月影重重,透露出几根稀疏的树影,冒顿回想起这几日所作所为。

他们来这里已经半个月了,一直在派人打探消息,摸清楚粮仓的位置,武器铺的位置,长弓制造所的位置,终于到今日,差不多都摸清楚了。

只是那个弓箭制造场所,没有搞清楚制造的到底是长弓还是短弓。

所谓长弓,就是大秦能够一箭射出千步之外的特殊弓箭。

但是无妨,根据冒顿推测,弓箭制造极其麻烦,步骤非常繁琐,秦王扶苏上位一年不到,还有安定朝堂,稳定天下,哪里有时间去建什么弓箭制造所?

所以,这长弓大概率,就是外面的弓箭制造所里的老匠人自己改良的。

而整个北地,最大的弓箭制造所就在此处,虽然不知道这儿能不能抓到那个老匠人,但冒顿只能拼一把了!

身为一族之长,更是雄才大略的千古扬名人物,冒顿心中无比的清楚,拥有更强大的武器,到底意味着什么?

他绝不能让大秦趁着这个武器变得更加强大,他一定要在这个武器出现之初,就掌握它,拥有它!

对此,冒顿有这个自信。

按照他的计划,再过三天,就是武器铺周围士卒换防的时候,防御会比平时薄弱一些,正是他们出击的好时候。

但是,他却不知道

手下人一次小小的掠劫,无意中暴露了匈奴的习性……

如今,正有一支部队在山脚下,窥视着他。

脑海里想了许多东西,窗外的风刮来刮去,月色皎皎,冒顿翻来覆去,最终再次熟熟地睡着了。

山下,所有人都看着扶苏,等着他做决定。

是战还是退?这关系着他们每个人的身家性命。

扶苏带来的五百人,加上原来阳周县的三百人,总共也才八百人。

可是对方却有五千人。

沉默半响,扶苏再次问前去探查的锐士。

“对方有五千人,你确定吗?”

“陛下,臣根据食物锅碗和马匹来看,八九不离十。”

“嘶……”

扶苏叹息一声,问:“这小小的山上,到底是怎么藏五千人的?”

孙犁答道:“郎中,你别看这山矮小,但是树木茂盛,而且宽广,别说五千人,要是粮食到位,一万人也藏得下。”

“原来如此。”扶苏伸手敲了敲马背。

“郎中,那我们现在是打还是不打?”孙犁又问。

扶苏没有回答这个话题,环顾一周,眼神在每个人脸上扫过。

“我们之中,有匈奴的奸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