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新堂口
歪歪读读 www.yydudu.com,最快更新幽冥地宫:葬龙!
二叔原计划给六人两天时间来完成任务,没想到,谢渚生凭借自身能力,带领众人克服重重困难,只花了一天不到的时间就拿到了六个挂件。
任务完成后众人回到镇上,三位当家人听取了汇报,了解了考核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
当天下午四点,三位当家人都表了态,认为此次考核六人有较强的团队意识,这符合老三门同生死共患难的宗旨。
更值得一提的是,雅妹作为一个女孩子,能与男生们一起出入古墓,没有胆怯,并顺利地完成了任务,这很难得,所以,没理由反对她加入老三门。
但是,在她是否可以担任陈家首个堂口管事人的事情上,二叔与罗森都持有保守意见,说她毕竟涉世未深,而堂口管事人需要有较高的管理和办事的经验与能力,为了服众,她必须先做出成绩来给大家看。
所以,他们认为,雅妹可以暂任堂口管事人一职,但需要经过三个月的考察,等考察期满,再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
陈建英认可他们的意见,认为他们的说法不无道理,于是,一致决定,雅妹即日起暂时担任陈家堂口管事人,对她的考察也同步进行。
其实,雅妹对是否能当上管事人并不太看重,她想的是,只要能帮陈建英做事就行,至于身份和地位,对她来说不是很重要。
尽管这么想,但当陈建英将这个消息告诉她时,她还是很开心,破天荒的在饭店里摆了一桌,请陈建英和林泽他们吃饭;为了表示诚挚的感谢,她连干了三大杯,果汁。
再说谢渚生,由于出色的表现,他也获得了加入老三门的资格,与雅妹不一样的是,他当管事人没有考察期,而是立马上任。
几天后,谢渚生在张渚的堂口开张了,由于是新开,三位当家人都到场祝贺,与此同时,陈建英在黄龙山的堂口也准备完毕,决定过几天也举行仪式。
雅妹很高兴,特地将母亲接来镇上,住进了别墅。
母亲也很开心,特地带来了山里的土特产送给陈建英和林泽他们,说雅妹之所以能有今天,都是托大家的福,雅妹这辈子能交上这么好的朋友,是老天爷照顾,她替雅妹谢谢大家。
山里人的朴实、真诚都在这个中年妇女身上体现了出来,陈建英为之感动,说道,一辈子不长,能走到一起就是缘分,还说,自认识雅妹那天起,就已经是自己人,所以,大家为雅妹着想也是应该的,说谢的话就见外了。
此后两天,雅妹在忙完自己的事情后,陪着母亲逛了青龙山公园、蜀山古南街和前墅古龙窑。
母亲心情大好,说她尽管对这些地方的文化与历史不怎么了解,但古色古香的建筑,与热情好客的人们,都让她感受到了江南小镇特有的气息,算是开眼界了。
两天后,母亲见证了雅妹入职仪式的热闹与庄严。
这天,除了三位当家人,老三门里说得上话的几乎都来了,几百号人几乎将整座宅子挤满,最后,陈建英只能让人在外头铺上红地毯,说仪式就在露天里进行了。
由于堂口只有雅妹一人没有伙计,上午八点十八分,吉时一到,林泽临时当起了伙计,敲响了铜锣。
这面锣他是在二叔的熟人那里借的,真正的开道大锣,据说,已有百多年历史,前清县太爷出门公干,就是用这面锣来开道。
这锣敲起来带劲,稍微用点力气,声音就能传出去好几里地。林泽认为,用这样的锣,雅妹更有面子。
锣响三声,林泽高喊:“有请祖师爷。”
下面的人见状,议论纷纷,有人说,陈家新堂口的管事人看上去也才二十出头,这小丫头到底有什么能耐,不仅能当上管事人,而且,连门派的小当家也为她敲锣。
虽然他们搞不清雅妹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物,但从林泽为她敲锣,陈建英为她布置这么豪华的堂口来看,这丫头片子肯定不简单,要不然,也不会有如此待遇。
这时,陈建英与雅妹已请出老三门开山鼻祖的当家人画像,二叔、罗森与陈建英挨个上前焚香敬拜,然后,雅妹母亲就看到了震撼的一幕;她看见,几百号人齐刷刷的行起了跪拜礼,一眼望过去,全是人的脑袋。
有那么一瞬间,她也有跪下行礼的冲动,认为这是她女儿的大喜日子,自己作为长辈,给东家的祖先磕头也是应该的。
然而,就在她的腿刚弯下之际,身旁的杨隽凯已经看出了她的意图,忙扶住她说:“阿姨,不用,不用的。”
“哦?为什么呀?”
“咱们不是老三门的人,不用行大礼。再说了,老三门有规矩,外人不能参与门派中的事情。”
“原来是这样,我明白了。”
这时,已行完跪拜礼,随即,雅妹在陈建英父亲,也是陈家上一位当家人的牌位前跪下,陈建英开始诵读老三门规矩,读完,雅妹宣誓,再由林泽点燃稻草,雅妹跨过稻草之后,仪式圆满结束。
中午,陈建英在镇上五星级酒店宴请了众人,在吃饭过程中,林泽发现陈建英的眼睛有些红,似乎刚哭过,便关切的问怎么了。
陈建英拿起纸巾擦了擦眼睛:“没事,只是有点感慨。看到今天的雅妹,想起了自己的过去。”
她在老三门里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当年,他父亲因故离世,弥留之际,要她接任当家人一职,还握着她的手说,往后陈家就靠你了。
接任当家人后,门派中很快有了不和谐的声音,说她乃女流之辈,何以担得起当家人的重任,甚至,有些人明里暗里给她制造困难。
好在二叔与罗森力排众议,大力支持她,二人甚至给各自的堂口定了规矩:陈建英已经是当家人,大家不仅不能妄议,而且,要表现出对当家人该有的尊敬。他们还严肃的说,再有人对陈建英说三道四,老三门就不留这种人了。
后来,陈建英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她接任当家人之后,陈家多年争取来的人际网络不仅得以维系,还得到进一步拓展,使得老三门的人无论是做生意还是办事,到哪都有人帮衬;于是,那些唱反调的人陆续上门道歉,并真诚的表示,陈建英在他们心目中是当之无愧的当家人,大家服她。
想起往事,陈建英不免唏嘘,她慈爱地看着雅妹说:“妹子,姐今天从你身上看到了早年我的影子,我相信,日后你一定会让大家心服口服的。说起来,姐还得感谢你和小泽、小凯,要不是你们,我也不会有开堂口的想法。今天能把堂口开起来,也算是给我父亲有了交代,他老人家在天有灵的话,一定会感到高兴的。”说完,眼眶又红了。
这顿饭吃得颇为感慨,而陈建英思念父亲的举动,也让林泽想起了远在镇江的父亲,他心想:老爸,您现在怎么样了,何时才能回家来呀。
午宴结束后,众人散去,二叔与林泽几人回了新堂口。
在喝茶过程中,林泽想起东祖宕口,也想起梦中见到的省里下来的考古队。
他问二叔:“叔,省里有姓朱的考古方面的教授吗?六十多岁,花白头发,对了,还戴着金丝边眼镜。”
“怎么?又开始惦记宕口古墓了?”二叔笑着问。
“没有。我只是随便问问。”
“关于你那个梦,前阵子我已经找熟人打听过,我有几个朋友在省里工作,都是考古方面的专家,他们都表示没有来宜兴考察的计划,并且,压根不知道东祖宕口有古墓。不过,他们中有人知道这个宕口。”
“哦?怎么会知道的?”
“还不是因为马尔代夫宜兴分夫的事情嘛,这事不仅短视频平台上有,连省里排得上号的媒体也报道过。那些朋友说,有机会也想去看看这个分夫到底美成什么样子。”
“别,他们还是别来的好。按您的说法,这些人都是考古方面的专家,眼睛贼得很,他们要是到现场,还能瞧不出来水底下有古墓。”
“呵呵,你是怕他们赶在你前头进入古墓吧。”
林泽不好意思的摸了摸头:“叔,我不是着急嘛。您也知道,我脚底板的印子总让我觉得不踏实,要不早点解决掉,是块心病。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必须找到天元剑,而宕口下的古墓有明朝初年的特征,这万一里头有天元剑的一部分,却让那些人抢了先机,到时候,您说该怎么办?”
二叔要他放心,还说,省里办事更讲究发掘的可行性,以及手续的完备性,就算真打算来,等手续办完后也得是几个月之后了。
所谓,听话听音,林泽似乎听出什么来了:“您是说,近期咱们有发掘那座古墓的打算?”
二叔神秘地笑了笑,说天机不可泄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