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文思泉涌
歪歪读读 www.yydudu.com,最快更新我在大唐读书成圣人!
总之这句话就是告诫当权者,当官不要老想着用刑法去暴力管理百姓,而是应该以德服人。
反正整篇文章必须得围绕这个观念,兴许是刚刚和沈良聊的有点热血沸腾,现在苏木感觉脑子一片清明,思路就和泉水一般喷涌。
“水有源,故其流不穷;木有根,故其生不穷。”
苏木提笔写下第一句,一缕缕文气便顺着笔尖,铺盖在纸上!
呼!
整张宣纸忽然动了动,若不是镇纸压着,恐怕早就飞走了。
第一句点题,接下来就是切入正题。
水有源头,所以能流淌不尽,树木有根,所以能生机无限,故治理百姓同理,“源”与“根”是为官的初心,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理想和信念…
苏木悉悉索索地写着,文气愈发汹涌,凝聚在宣纸上,又好像泉水一般,向四周涌出。
文思泉涌!
这便是文思泉涌的文章!
停笔,文气依旧凝而不散!
另一边,沈良交代好所有事情后,就准备回书房。
刚到门口,他就敏锐的感觉到书房中有文气波动。
沈良愣了愣,随即脸色就古怪起来。
书房里就只有苏木,自己因为有事要去处理,所以就临时让他写篇文章。
不过是临时起意的一句话而已,沈良也没打算让苏木认真写。
结果,现在里面竟然传来了文气波动!
那说明,这篇文章也能够引动文气!
我嘞个乖乖,他认真了?
愣了一下,沈良推开门。
书房中充满了文气,就好像温泉一样,暖洋洋的。
沈良张了张嘴,惊讶道:“文思泉涌?”
文思泉涌虽然比不上苏木之前作的三首诗词,然而自己离开书房才十几分钟,这…十几分钟就写出一篇文思泉涌的文章,太夸张了吧?
沈良苦笑两声,指着苏木骂道:“你真不是人啊!”
苏木:“…”
沈良没有理会他,而是走到案前,拿起那篇文章。
“水有源,故其流不穷…”
仅仅是第一句,就让沈良眼前一亮,赞叹道:“这点题妙!”
苏木笑了笑,闲谈之作,不予评价。
沈良又继续往下读,发现这切入点虽然不错,可和开头相比,就有些逊色了。
另外结尾也很好,用一句“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结束全篇文章。
“你这点题和结尾都很好,就是中间内容不行,没有说服力度,若是能更凝练一些,这篇文章说不定能为妙笔生花!”
沈良怎么说也是进士,虽然这些年因为忙于政事而忽略了文道,可他进士的实力还在那里。
他来指导一位童生,绰绰有余。
苏木暗暗翻了个白眼,不过是闲谈之作而已,肯定是有什么就写什么,要认真的话,妙笔生花肯定是没问题的。
心里这么想,苏木却拱了拱手,虚心说道:“请大人指教。”
“先请坐吧,本官详细和你说说哪里有问题。”沈良抓住毛笔,开始在另一张宣纸上批注起来。
苏木坐在他旁边,乖乖听他讲解。
不得不说,进士的实力远非一个童生能比,他的讲解确实一针见血,引经据典信手拈来,下笔就是锦心绣腹。
有一位进士指导,那效果还是不一样的。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难怪那些圣人家族子弟考上进士这么容易,圣人家族和十二文庙息息相关,以文庙的资源,要教导出进士,实在是太简单不过了。
今日苏木算是明白了其中的差距,一位进士的指导,就让他茅厕顿开,要是指导的人为达士,或者大学士,那还不得起飞啊?
良久,沈良搁下笔,端起已经微凉的茶,微笑着问道:“看看如何。”
苏木回过神来,长呼了一口气,说道:“多谢沈大人指点,让学生少走了不少弯路。”
沈良呵呵一笑,心中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之前苏木作了那么多足以传世的佳作,让沈良这位进士和黔州首官,也有些嫉妒。
现在,他总算了解到了这小子的弱项,心理上总算是平衡了一些,原来他并非无所不能啊。
“哈哈,你小子在文道上已经领先许多人了,唯一欠缺的就是阅历,因为这些事情,是需要时间沉淀的,你还年轻,一时半会儿祝摸不透也很正常。”
苏木摸了摸鼻子,说实话,他以前也活了三十多岁,再加上这具身体的二十岁,也有五十多岁,心理年龄比沈良还大几岁,现在听到他说这话,就莫名想笑。
“嗯,你就留下来好好学习一下,本官这书房各种名著都有,你可以好好看看,等晚上的时候,就留下来吃饭吧,吃完晚饭后,再回去如何?”沈良说道。
苏木肯定不会拒绝,和一位刺史打好关系,对他以后的发展可是很有好处,于是就点头道:“那学生就叨扰了。”
沈良呵呵一笑,站起身来,“你就慢慢看吧,本官先去处理政务了。”
苏木想攀上他,而沈良又何成不想和他打好关系呢?
不说苏木国师之士的身份,单单是他作出鹤鸣九皋的诗词,沈良就决定好好栽培他。
这是一个好苗子,现在虽然只是童生,可总有一飞冲天的一天。
沈良很期待苏木进书山圣地之后的表现,要是他能多待几天,那前途就更稳了。
于是,两个都有意和对方打好关系的人,就这样顺理成章的勾搭在了一起。
…
一直学到傍晚,苏木正拿着《道德经》观摩时,门突然被人推开。
“苏公子,老爷请您去前堂吃饭。”一个丫鬟俏生生道。
“好!”
苏木将《道德经》放回书架,就跟在丫鬟身后。
沈良有个儿子,不过并不在黔州,而是在越州,所以吃饭的就只有沈良和他夫人。
今天又多了一个苏木,那张圆形木桌上,罕见摆了三副碗筷。
沈良的夫人李氏,看年纪应该四十多岁,比沈良小点,一看到苏木,沈良就笑呵呵道:“快坐吧。”
“学生叨扰了。”
苏木行了一礼,这才坐下。
而李氏则是给他添好饭,递到他面前。
苏木连忙说道:“谢谢夫人。”
沈良说道:“吃饭就别整那些虚的了,快点吃吧,待会儿凉了。”
“好。”
等饭吃完后,沈良又将苏木叫到书房,然后拿出一本褐色的本子,递到他面前,说道:“这是本官的读书心得,虽难登大雅之堂,不过应该对你有点用,你拿回去看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