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歪读读www.yydudu.cc

字:
关灯 护眼
歪歪读读 > 农门科举:首辅相公不好惹 > 第194章:去处

第194章:去处

歪歪读读 www.yydudu.com,最快更新农门科举:首辅相公不好惹!

李元泽称帝传到京城那一日,还在严府的李倩一根绳子吊了脖子。她原本可以逃走,可惜宫中的严昕儿走不了,为了女儿,李倩愿意以一死,为女儿留下一个前程。

严若瑾便眼睁睁成了鳏夫,如今还穿着素服。

“河东形势刻不容缓,钟家亦快熬不住了。”蒋大人忧心忡忡,头上的白发都多了几根,兵部的日子不好过啊。

严相沉默了许久之后,对小皇帝道,“陛下,您可记得蒙家?”

小皇帝点了点头,“夫子说过,潼关的蒙氏,乃开国功臣,可惜后代不思进取,弄丢了祖辈拼死得来的爵位,十分可惜。”

严相点了点头,“蒙氏如今的家主名唤蒙迩,如今驻守在茂州,是个不可多得人才。我有意让蒙迩去西安府,协助席重,对付信王府。至于太原,请陛下夺情钟大,让他去太原襄助,钟大自小跟着钟大将军征战,亦有钟大人七八分之能。”

小皇帝点了点头,“那便请严大人拟旨。”

蒋大人却皱了皱眉头,“我听闻蒙迩此人穷凶极恶,手段残忍,带的军士也十分残暴。若是去了西安府,难以驯化该如何?”

前两年蒙迩带兵围剿茂州山民,居然在邻近的茂州府城门口垒起了京观,漫天的尸臭之气,扰得附近百姓苦不堪言。由此可见蒙迩的作风如何冰冷狠辣。

严相却不以为意道,“若是席重连蒙迩都驯不了,那他就没必要再呆在西安府了。就是因为席重软弱无能,才会让信王在西北嚣张至此!若他有蒙迩的手段和魄力,怕是信王也不敢造次。”

一席话怼的蒋大人无言以对,席重已是席家出类拔萃之人,但若放在朝廷来看,亦属平庸,可席家毕竟是先帝舅家,皇恩浩荡啊。

蒋大人正奉命草拟调令,吏部的兰大人忽然走了进来,眉头紧锁,甫一上大殿,便跪在小皇帝面前,“陛下,听闻大夏兵已经占领了汾州府城,汾州知府被李元泽封为汾王。”

“什么!”一旁的蒋大人叫了起来,“什么汾王,汾州知府他敢?”

李元泽早已占领除了汾州府城以外的大片土地,唯有汾州府城在知府齐嘉的带领下依然顽强抵抗着,没想到连最后的府城也失守了。

严相和严若瑾互相看了一眼,这个消息居然被兰奇提前得到了。怕是严家和孟家和平相处的日子,快结束了。

“汾州被围了三个多月,失守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能坚持三月之久,怕是汾州府城之中,早已经尸骨累累。”严若瑾冷笑了一声。

“哼。”蒋尚书吹胡子瞪眼,“汾州是个什么鬼地方,出了个和敌军约法三章的石州同知,还出了个接受敌军册封的汾州知府。”

兰奇也怒气冲冲,“竖子可恶,乃是我大晋官员的恶瘤!枉读圣贤书!听闻他早年间便与李元泽交往过密,失掉汾州,未尝不是他在作祟。恳请陛下夺取他的功名官职,将他全家满门抄斩,以儆效尤!”

这话吓得小皇帝脸色一白,急忙看向严相。

严若瑾却皱着眉头向前道,“兰大人好没道理,事情原委尚未得知,就这样喊打喊杀的。汾州知府抵抗大夏三月有余,若有勾连,何不早早降伏。更何况如今,齐夫人还带着汾州兵在凤翔,为朝廷流血卖命,朝廷可不做杀人诛心的勾当。”

一听此言,兰奇瞪大眼睛道,“如何能让这样的人呆在凤翔,既然汾州知府已降,若是他们里外勾连,便是凤翔,也恐不保。”

蒋大人也附和道,“确实如此,即便齐大人降敌是被迫的,如今也不能冒这个险!万一敌军以齐大人为饵,齐夫人一介妇人,岂能不惧怕也?”

小皇帝听着大殿里的唇枪舌战,他脑子里想了很多东西,却不知道从何说起。他有些迫切的想长大,想让在场所有的人都听自己的话。

正在几人争执不下的时候,孟太傅匆匆进了宫。孟太傅看了兰奇一眼,然后道,“汾州一事,我看不如让汾州兵到西宁去,一则离汾州远一些,即便有心勾结,也不能成事。二则西宁如今被党项和信王府围攻,战事吃紧,若是汾州兵能在那里建立功绩,也算是洗刷之前的屈辱。”

严相不知可否的看了孟太傅一眼,心道这老货怕是有备而来,他倒是提前得了消息。而蒋大人和兰大人也沉默以对。

“只能如此了。”看戏良久的莫大人出生说了句公道,“不能让人寒了心,也不能拿凤翔西安的安危开玩笑。西宁是汾州兵的好去处。”

严相也点了点头。

大殿外的小黄门听了,便急匆匆的跑到后宫,将此事告诉了孟太后。

孟太后正在看游记,闻言也点了点头。

一旁的孟嬷嬷道,“娘娘对齐大人夫妇可真上心,此次能说动太傅,实属不易。”

孟太后放下游记,微微叹息道。“可惜了,齐大人真才实干,齐夫人更是了不起的女子,他们都不过是是朝廷的牺牲品。”

说完,她冷笑了一声,“咱们相爷可真是心狠手辣啊,搅动这漫天风雨,也不知会如何收场。”

孟嬷嬷小心翼翼的递上茶水,“相爷如今对陛下忠心耿耿,更何况,他如今这么大岁数了,还能活多久?”

孟太后笑道,“我倒是希望他多活几年,否则皇儿年幼,可压不住朝廷里的鬼。”转身对孟嬷嬷道,“前朝的事情,若是有人敢在怀熙面前嚼舌根子,直接给本宫杖毙。”

“是。”孟嬷嬷忙应下,笑着道,“太后放心,再不济怀熙也是养在您身边,不看僧面看佛面,必不敢轻慢怀熙。”

“严昕儿可离开宫里了?”孟太后问道。

孟嬷嬷点了点头,“早让严家接出去了,也是可怜,小小年纪便失了母亲,这尴尬的身份怕是回到严家,也不好办。严老夫人可不是什么好性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