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愧疚
歪歪读读 www.yydudu.com,最快更新农门科举:首辅相公不好惹!
齐嘉上前一步,问道,“你为成王办事的时候,可有想到过张老大夫夫妻和阿星,还有你们的孩子党参。”
提到家人,张臻眼圈又红了,“古书上不是说了,自古忠义难两全。今生,是我负了他们,来生我必相报。”
“你知道你必死无疑,难道就不为阿星和党参着想?若你能将汾州奸细名册给我,我便承诺你,保阿星和党参,一生平安无忧。”齐嘉道。
顾敏也上前道,“想想阿星,想想党参。你死了一了百了,可活着的人,难道要活在你制造的痛苦之中,难道你想让党参被人嘲笑,他的父亲是一个敌国奸细。”
说到这,张臻脸上一阵嘲讽的笑容,“齐夫人,我死之后,阿星和党参,就拜托你照顾了。”说罢,他从袖口拿出一把匕首,直接刺进腹中。
鲜血喷涌而出。
张臻跌坐在地上,笑看着众人,“成王,我未背叛与你,请善待我的母亲。”说完,他直接断气而亡。
远处,传来一声尖叫。
阿星哭着跑了过来,她不放心所以跟了过来,没想到看到了这一幕,她悲痛欲绝的趴在张臻的尸体旁,用力捂住他的伤口。
“阿臻,阿臻,你不要死,你说过不会抛弃我们母子的,阿臻,阿臻。”阿星像是疯了一样,使劲捂着伤口,可是血已经流满了草地。
顾敏被阿星悲痛的声音感染,红了眼睛,可她只能上前,扶起阿星,“阿星,节哀。”
阿星哭着捶打着顾敏道,“你说过会原谅他,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为什么他会死,他死了我怎么办,党参怎么办。”
红缨不悦的上前拉住阿星,“你放开夫人,他是大夏的奸细,难不成你要为了他埋怨夫人吗?”
听到这话,阿星忽然止住了哭声,她呆呆地看着红缨,“你说他是奸细?”
“他不是张臻,他是假冒的,他是辽国的奸细。你听清楚了吗?”红缨道。
顾敏也劝道,“阿星,我知道你很难接受,但是……”
阿星不知想起什么,疯了一样跑回家,不管不顾的冲到灶房,从灶台的灰烬里扒拉初一本册子,递给顾敏。
“夫人,我不识字,但我知道这个东西很重要。是他说让我藏好,如果遇到任何困难,拿着这个东西找你,你肯定会帮我的。”阿星眼睛里的泪珠,一颗一颗的落下,“这个东西很重要吗?”
齐家伸手接过册子,里面用的是河西的文字,是所有张臻知道的在大晋的奸细名单。
“这个东西,很重要。”齐家坚定的说。
阿星一边抹泪一边笑,不知道在笑什么,或许她在笑,张臻是真的爱她,爱他们的孩子。
老大夫也站在了门口,眼睛红彤彤的,他颤抖着声音道,“夫人啊,怎么会有父母不认识自己的孩子……”
老大夫呜咽着和妻子相拥。
“娘,爷,奶,你们为什么哭了。”孩子不知世事,纯粹的看着世界,看着亲人,一双漆黑的眸子,似水晶无暇。
阿星下意识的把沾满血的手藏在身后。
老大夫上前抱起党参,道,“阿公眼睛里进沙子了。”
党参伸手给老大夫擦干眼泪,问道,“阿爹呢,阿爹呢。”
“你阿爹去军营了,有一阵子不会回来了。”阿星笑着说。“你爹这次,要去很远的地方。”
阿星在村子外面的山头,给张臻修了坟,方便自己和老大夫去看他。或许到这个时候,张臻是不是真的张臻,已经不重要了。他是党参的爹,就够了。
而党参,是这一屋子人的希望。
顾敏走之前,都没有勇气和阿星说话。
齐嘉劝道,“阿星不会怪你的,她只是有些难以接受罢了。”
离开前,顾敏留了一些银子给老大夫和阿星,希望这些银子能让他们过得好一些,这是她唯一能做的。
顾敏不知道的是,她走后,阿星站在村口看着她的背影,哭了好久。
回到军营之后,周汤和岳小将黑着脸走了进来,骂骂咧咧的。这副模样顾敏之前可没见过,谁不说一声岳小将严肃高冷不善言辞,谁不说一声周汤和善机智儒将之风。
可今日,两人骂骂咧咧的模样,颇有些武将的随意了。
“我实在没想到,咱们军营里居然藏龙卧虎呀,什么人都有。”周汤冷笑着,“我真想扇自己两巴掌,亏我之前还信心满满,自己队伍里没有内鬼。”
岳小将更是脸沉似水,“真是欺人太甚。”
顾敏和齐嘉相视一笑,道,“看来两位将军收获颇丰。”
周汤瘪了瘪嘴,“已经找出了两百多个可疑之人,倒是没有多少证据,直接每人给了遣散银子,让他们走了。”说完,又看了看岳小将,笑道,“里面可有咱们岳将军一位亲兵呢,瞧咱们岳将军心疼的。”
说完,伸手去逗岳小将,被岳小将使劲拍开,冷哼道,“有什么心疼不心疼的,既然自己做错了事,就得承担代价。”
话虽如此,岳小将脸色可不太好。
齐嘉拿着两人交上来的名册看了一遍,又写了几个名字,让他们去处理。
“有多少人不愿跟着我们去木枕?”顾敏有些担忧的问道。
岳小将冷笑一声道,“夫人,你就对咱们汾州兵这么没有信心?”
“夫人,十之八九,都愿随夫人前往木枕。”周汤笑道,“咱们可是要去收拾辽国人党项人打仗的,兄弟们可还等着报仇呢。”
听到这么说,顾敏才放下心来。
顾敏留下林小将和不愿随军去木枕的几千士兵在汾州,带着剩下的几万人浩浩荡荡的离开了汾州。
离开时,柳大人赶来为顾敏送行,齐嘉则是穿着士兵的衣服,躲在人群里。
柳大人以知府之尊,亲自捧着酒,上前献给了顾敏。
顾敏下马,接过酒杯,满是感慨道,“汾州明日,全仰仗柳大人尽心了。”
柳大人拱手遮面,道,“汾州百姓不会忘记齐大人和齐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