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打击迫害?
歪歪读读 www.yydudu.com,最快更新医神不凡!
“中心医院的监察室副主任陈禄山,写了一封举报信。”
“什么?”医务署署长张泳明怀疑自己听错了,他打断常务副署长郑永珊的话,“中心医院监察室副主任陈禄山写举报信?”
“是的。”
“这么说中心医院的问题非常严重了?监察室副主任竟然都要超级写举报信?”
“这个?”常务副署长郑永珊犹豫了一下,“目前还不能下结论。”
“那你说下去,举报信的内容是什么?”
郑永珊字斟句酌道:“中心医院的监察室副主任陈禄山,他写的举报信的内容是,中心医院现在有中医与西医谁更胜一筹之争。”
“双方各执一词,争论不断。”
“其中中医以叶凡为代表,西医以庞兹为代表,两人展开激烈辩论,且互不买账,互不理睬。”
医务署署长张泳明打断他的话说:“争论也好,辩论也罢,这不是坏事啊,有句话说得好,真理愈辩愈明。对吗?”
“再说,很多事实是可以在争辩中澄清的,这是一种民主,可以促进思想进步,可以更新人们的观念,最终可以促进医学事业发展,要发扬啊。”
“中医有所长,西医也有所短,关键在于我们要取长补短。”
“固步自封,抱残守缺,迂腐不堪,怀疑一切就对了?”
常务副署长郑永珊额头上沁出了汗珠,他用手帕揩了揩汗水道:“署长,问题不在这里。”
“在哪里?”
“问题在于中心医院的监察室副主任陈禄山,这个陈禄山他在信中说,院长林正超打一派,拉一派。”
医务署署长张泳明愣住了,中心医院院长林正超会是这样的人?难道自己看错了他?
郑永珊观察到了医务署署长张泳明脸上细微的变化,他继续说了下去,“在一次救治病人中,叶凡与庞兹发生了一点儿小争执,患者采用了叶凡的针灸方案,取得了一些儿疗效。”
“结果,结果?”
“结果什么?”
“结果中心医院院长林正超对叶凡崇拜得五体投地啊,当场就要下跪拜叶凡为师,丑态百出,不成体统啊。”
张泳明怔了怔,“这个是有点过头了,不过,作为一个医院院长向别人虚心请教,不耻下问,这种精神吗?值得提倡,只是下跪吗?就过了点,不过,也算不上大事。”
“反而说明他对事业的挚爱啊,能者为师,他拜师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提高他的医疗水平吗?”
“说明他真有一颗悬壶济世,治病救人之心啊。”
常务副署长郑永珊一脸尴尬,哑口无言。
“继续说下去啊?”
郑永珊从愣神中醒来,点点头,“好。中心医院的监察室副主任陈禄山信中说,从此以后医院院长林正超就将叶凡捧上了天,力排众议给他转正。”
“而且在叶凡的撺掇下,想方设法打击迫害哈佛医学院毕业的博士庞兹,并将西医贬得一钱不值。”
张泳明脸色一下沉了下来,因为引进专业人才,尤其是海外人才为国效力这是华夏的一项长期的政策。
国家给予一个博士生有种种优厚的待遇,落户、住房外,还有种种补贴,加起来不下百万。
打击迫害医学博士?中心医院院长林正超怎么能这样做呢?
“说下去,如何打击迫害?”张泳明道。
“是。”一向察言观色的常务副署长郑永珊,现在心情爽多了,“林正超将叶凡捧上天的同时,将庞兹打下了十八层地狱啊,不但免去了他的科室副主任的职务,而且打发他去看门诊。”
“看门诊,那就是看个头疼脑热的小病,俗话说,久病成良医,一个病患者,没有结过专业培训的人,都可以胜任的事。”
“一个海外留学归来的医学博士贬到这里来,这不是糟蹋人才吗?心高气傲的庞兹,精神几乎崩溃了。”
“结果他每天借酒浇愁,经常喝得酩酊大醉。”
医务署署长张泳明不淡定了,他的脸色倏地变得铁青,“庞兹后来呢?”
“后来,有一次在餐厅庞兹又喝得烂醉如泥,他在经过过道时,发现了叶凡与一个女医生也在用餐,两人暧昧不清,庞兹借酒发疯,骂了几句叶凡。”
“骂的什么话?”
郑永珊道:“骂的大约是指叶凡不务正业,只知道玩女人等等。”
“叶凡反骂他是一个庸医。庞兹恼羞成怒,想用酒瓶去砸他的脑袋,结果重心不稳,跌倒在地。”
“庞兹因为酒精麻醉了神经,在地上滚了几滚,大概意识不太清,说了几句胡话。”
“结果中心医院院长林正超,以庞兹饮酒过度导致精神疾病,有明显的暴力倾向为由,一个电话打到精神病院。”
“他与那儿的院长关系很好,精神病院来了几个人将庞兹关进了精神病院,受尽了折磨,三天后才放他出来。”
“结果庞兹回来后,庞兹有精神病这消息不胫而走,造成了恶劣的负面影响,现在人人对他避之不及。”
“给庞兹身心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医务署署长张泳明脸色一下难堪起来,“信呢?”
常务副署长郑永珊马上从张泳明对面的座位上站立起来,他恭恭敬敬地将信双手递给他。
医务署署长张泳明看完后一言不发,如果情况真的像信中所言的那样,这问题还是严重的。
学术之争,医疗之争,这原本是正常的,可是发展到打击、压制对方,甚至以莫须有的名义对其进行精神、心理双重摧残,这,就有点骇人听闻。
是不是事实?
是不是事实不敢肯定,但是也不会完全是空穴来风吧?一个中心医院的监察室副主任难道不知道政策纪律?
他胆敢完全挟私诬告?且是实名举报,这得担多大风险,他难道不知道?
医务署署长张泳明反复地看着信。
“署长,这事我们应该怎么办?”
郑永珊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是搁置一下,冷处理,还是现在就处理?请您拿个主意,我们好遵循您的意见办理。”
医务署署长张泳明眉头紧皱,压,旧问题解决不了,到时候反而还会产生新的问题。
如果是个脓包疮,当然要挑破。
想到这里,医务署署长张泳明不再犹豫,“马上着手组成一个调查组。由你当组长、副署长高为明当副组长,抽调几名监察室人员为组员,马上进驻中心医院,彻查此事,视情况再做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