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歪读读www.yydudu.cc

字:
关灯 护眼
歪歪读读 > 大唐咸鱼王爷 > 第838章 土地改革

第838章 土地改革

歪歪读读 www.yydudu.com,最快更新大唐咸鱼王爷!

一通臭骂,李承乾本就有些口吃,此时一着急,更说不出来话,急的面红耳赤。

站在李承乾身旁的长孙无忌见状不禁在心中吐槽太子的无能。

刚刚提起这件事情,太子就应该直接先截住话头,无论功过,只要叛国就是死罪,如此一来,李恪就算说破了嘴也无力回天。

可他偏偏要自作聪明的去什么贺喜……

真是自讨苦吃。

现在没办法在逼迫陛下处死李愔,还不如直接顺应陛下的想法,保住李愔。

反正李愔离开朝堂,李恪的实力还是会大打折扣。

李恪本来在朝堂中的势力就小,再少一个蜀王,剩下的人也不足为惧。

“楚王殿下息怒。”

长孙无忌上前一步,朝着李恪深深行礼:“蜀王戴罪立功乃是幸事,又愿意追随您回来,说明蜀王已知罪,并愿意受罚。而粮饷之事,一定是有暗中有人捣鬼,微臣定会让刑部查清楚。”

说罢,他退回队列的同时,狠狠的瞪了眼李承乾。

后者不明所以。

为什么舅舅不让自己抓住这个机会直接给李愔定罪?

要是能定罪,李愔肯定是死罪难逃。

到时候李恪也会受到一些牵连的啊!

“父皇,儿臣……”

“够了!”

李承乾还想再尝试一下,话未说完,李世民一声呵斥传来。

殿内顿时鸦雀无声。

李世民斜了眼李承乾:“陇右道乃是饲养大唐战马的地方,太子还需小心打理。”

言下之意,做得过分了,小心着点。

李承乾低垂着头,不敢再应声。

“此番波斯之战,蜀王李愔戴罪立功,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扭转战局,功不可没!但其罪恶滔天,死罪可免,活罪难逃……贬为庶人,此生不得擅自离开京城!”

李世民声音不紧不慢,一字一句的说着:“至于粮饷一事,由刑部、大理寺一同调查。”

话音落下,无人敢再说半句不是。

王德见事情定下来了,掐好了时间,高声道:“有事上奏,无事退朝!”

文武百官散去。

李承乾直接追到出殿的长孙无忌身后,小声问道:“舅舅,为什么不让我说啊!我完全可以杀了他的。”

“唉…太子殿下,若是李愔被定罪,那不是告诉全天下人大唐皇子通敌叛国吗?大唐的颜面最重要啊!莫说李愔现在回来了,就算是没回来,陛下都会找个理由帮他遮掩,您还没看清楚吗?”

长孙无忌摇头叹道:“陛下若真有心治罪,何须太子殿下多言?”

说罢,他在心中骂了一句‘蠢货’,快步离去。

……

大理寺直隶于皇帝。

表面是管理天下重案要案的,实则是帮助皇帝处理朝堂内一些比较隐晦的案子的。

比如后宫的一些奇葩事件、党派争斗……皇子造反之类的。

因此,在大理寺卷宗阁下方有一处监牢,是专门用来关押重要犯人的。

李愔被抓后,就关押在此处。

“喝水。”

一名大理寺狱史将一碗水放在桌上,转身离去。

大理寺监牢的环境并不差,桌椅板凳应有尽有,无非就是全封闭的,不见日光,不知道时间流逝了多久。

李愔斜卧在土垒的床榻上,浑身酸痛。

哥哥真的能保住我……

我在乱想什么。

通敌叛国可是要灭门的,不牵连哥哥就不错了。

唉……一时糊涂啊。

一念及此,李愔不禁长吁短叹。

果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

“后悔了?知道错了就好。”

正在这时,熟悉的声音从牢门位置传来。

抬头看去,李恪就在门口。

“哥!”

李愔连忙站起身子,下一刻,他又苦笑着坐下:“还是逃不过的,哥,这些年谢谢了。”

“怎么?这么不相信你老哥?”

李恪笑了起来,拿出手中的圣旨:“命保住了,但你的身份……总之,活下来就是最好的,我们回家吧。”

此话一出,原本还坦然面对现实的李愔泪如泉涌。

他站起身子,晃晃悠悠的来到李恪身前,嘴张了又张,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最后趴在李恪的肩头痛哭起来。

回到楚王府。

李恪先是叫来当年陪在自己身边的小书童,询问打探朝堂中的一些事情。

别看只是个小书童,因为李恪的身份原因,小书童知道的事情不比别人少多少。

小书童拿出自己记录用的小本本,对照着上面讲述最近发生的事情。

朝堂上发生的事情其实并不多,在李恪离开北境之后,李世民将注意力放在北境战事之上,让李承乾代为监国,这段时间里风调雨顺,什么都好。

只是有一点。

那就是给李恪的粮饷一分不少的从户部的册子中划出去了,但是李恪一毛钱都没有收到。

不光如此,太子李承乾也曾在朝堂上多次表示李恪远征有功。

而李治这段时间显得十分安静,不过据说是经常朝着江南一带跑,不知道去干什么。

“嗯……没了,除了这些什么都没了,好像您走了之后,天下太平了。”

他娘的,真是有意思,故意这样的吗?

李恪听罢心中默默的盘算,示意小童离开。

庙堂变化,李恪不再放在心上,既然他们想表达的是自己在,朝堂就会乱,那自己就好好的让他们乱一次。

接着,李恪将李愔叫到自己的房间来。

他有一件事情必须要交给李愔去做。

“而今我大唐幅员辽阔,旧时的土地制度已经不符合我大唐目前的国情,所以我打算进行一次土地制度改革。”

目前大唐的土地实在太辽阔了,若是还按以往的土地制度,贵族阶级的利益将被无限放大,而普通百姓则需要承担更多的压力,毕竟土地从来不归他们所有。

为了平衡上下阶层的利益,为了休养生息,更是为了制裁那些门阀世家,他必须要进行一场土地制度改革。

“怎么改?”

“现有所有土地进行重新划分,国内贵族占的比例只能是所有土地的三成,其余七成尽皆划分给百姓,并从今年起,减税三年,以资农耕。”

此言一出,李愔挑眉皱鼻,难以置信的盯着李恪。

此事说来简单,施展起来可以说是……

打个比方,这种做法就是与全世界的有钱人为敌。

“此次土地制度改革,不会再改,只有你现在能做,记住我说的话。”

此番土地改革势必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股狂潮,至于是反对的狂潮,还是响应的狂潮,那可就有待实证了。

“我哥这不是将我往火坑里推吗?”

这话,李愔自然不敢明言,但心中却是反复其问。

不用想也知道,土地改革的国政在朝中没人会赞同的,就算有,也只会是那几个真正为国为民的老家伙。

李恪将此事交给自己全权处理,岂不是让自己送死?

现在自己只不过是一个庶民!

这时,楚王妃来了。

李愔无心关注这些,越想越觉得可怕,言辞急切道:“我的哥,你这究竟是何意?”

见状,李恪皱眉喝道,“你还小吗?还要我来教你该怎么与人施礼吗?”

李愔神色一愣,急忙朝李恪身旁的楚娘拱手:“嫂嫂。”

楚娘微微欠身,笑道:“殿下何事如此惊慌?”

李愔闻言一叹,将自己所虑说了出来。

听罢,李恪与楚娘相互看了一眼,李恪摇头叹息,楚娘却是嘴角微微上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