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歪读读www.yydudu.cc

字:
关灯 护眼
歪歪读读 > 大唐咸鱼王爷 > 第839章 西征吐蕃

第839章 西征吐蕃

歪歪读读 www.yydudu.com,最快更新大唐咸鱼王爷!

李愔见李恪这番表情,疑惑道:“哥,我说的不对吗?就拿咱们皇室宗亲来说,从公爵到侯爵,在册在府多大上百人,你的这个国政无异于在削减他们的薪俸,你叫我如何去全权处理?”

李恪深吸一口气,脸上露出无奈之色,正要说话,却不料被楚娘打断了。

“小叔,殿下可有明言没收官僚土地?”

楚娘拉了拉李恪的衣袖,转头对着李愔问到。

李愔愣道:“这倒没有,但若要将土地划分给百姓,他们的土地不是首当其冲吗?”

目前大唐全国土地大部分掌握在高中阶级的官僚手中,他们也就相当于在府在册的地主。

李恪进行土地改革,第一个开刀的就是这些豪绅。

楚娘点头道:“这些官僚长期霸占百姓土地,难道殿下不该为百姓做主吗?”

闻声,李愔神色一颤,看向李恪,似乎若有所思。

李恪淡淡道:“你要先弄清楚,你现在已经不是蜀王了,你只不过是一个平民百姓,我让你这样做,肯定是不会让你参与到朝堂之争。你以后的对手,或许就是那些江南大户。”

闻言,李愔淡然一笑:“对付那些刁民,本王……我还是有些本事的!”

楚娘见状,拍手叫好:“小叔英明!如此那咱们再来说说第二个问题。”

李愔皱眉问到:“什么问题?”

李恪闻言恨不得给他一脑瓜子:“你知道该如何平复那些想要闹事的大户吗?”

李愔闻言只是摇头,怔怔看着楚娘。

楚娘笑着道:“小叔不必担心,殿下既然指定您来全权处理此事,自然有殿下的用意,你可明白?”

“不明白……”

楚娘按住李恪抬起的手,笑道:“殿下说不会让您参与到朝堂争斗中,又说您以后的对手是哪些江南大户,自然是让您从商,从最根本的土地占有上面帮助殿下完成改革。”

“啊……买地吗?我行,我这几年还有些钱。”

“我……算了,你就好好的听我说就行了。”

李恪拦住还要解释的楚娘。

他已经放弃了给李愔解释这其中的利害关系。

“你知道门阀和士族的区别吗?”

“你知道贤才现在掌握在谁的手中吗?”

“你知道现在是谁在左右朝堂的局势吗?”

李恪领着他一路来到书房,边走边问。

李愔除了摇脑袋就是沉默不语。

回答问题?

算了。

他根本不清楚为什么要改革。

进入书房,李恪将一本册目放在书案上。

“哥,你到底想说什么啊。”

李愔已经急不可耐,恨不得现在钻进李恪的脑子里,翻一翻里面到底装的是什么。

“你既然要功绩,那就要从根本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李恪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文学方面,李泰已经做绝了,你现在学习也比不过;武……我做绝了,你没有希望;治国,更不必多说,李承乾做得比你好之万倍。”

“那我不就是一无是处了。”

李愔低垂着脑袋。

“所以你要从根本解决,你要清楚,现在大唐的人才基本上凝聚在门阀的手中,这些门阀表面上是没有任何的关联,实际上他们的能力很大,在朝堂之中编织出一个巨大的网,将所有的人才牢牢地抓在手中;士族亦是如此,他们掌握着高位的人才流入,提拔自己的门生,如此一来,真正有能力,有贤能的人,终生没有出头的希望。”

“倘若你能打破这个局面,你的功绩,将会是后世文臣武将乃至所有的帝王都赞叹效仿的模板。”

闻听此言,李愔神色凝重。

他现在明白哥哥想要做什么了。

哥哥要让他打破千百年来朝堂上的模式,让他成为一个前无古人的存在。

只是……

“这与土地改革有什么关系?”

李愔抓抓头。

一听这话,李恪只恨不得一脚把他踹出门去。

“蠢!”

“改革不是目的,目的是让你触动给多数人的利益,让你好好的看清楚,谁才是你的敌人,谁才是你真正可以利用的人!”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你不知道吗!?”

一通臭骂,李愔总算是明白了为什么要这么做。

有这么一瞬间,李恪都在怀疑史书上面记载的李愔是不是真的那么混账。

眼前这个弟弟跟史书上记载的性情暴怒,昏庸无道相比……

“我有时候真是希望你也能动手打架。”

李恪越看越气,一脚踹在李愔的屁股上:“去,把这些全都给我背下来。”

“这是啥?”

李愔摸着屁股,老大的不情愿。

李恪虎着脸,作势又要揍他:“让你背你就背,哪来的这么多问题!”

李愔缩着头,赶紧翻开册子瞟了一眼,马上恍然大悟,原来是吏部汇编的科举士子名册,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密密麻麻的小字看的眼都花了,顿时大感不妙:“哥,你不会让我一字不落的背下吧?”

李恪瞥了他一眼,老神道:“什么时候出娘胎,几岁吃奶,籍贯师从治学品性,你都得倒背如流,回头我会考教你,敢偷懒仔细身上的皮!”

李愔傻眼了,最后是被宦官抬走的。

李恪扶额长叹。

看弟弟这模样,自己要是不说清楚,估计他这辈子都想不到再过几天就是科举报名的日子。

自从科举考试中得明经在李恪的下发展起来,李恪就已经是历年科考默认的知贡举,也就是监考官。

实际上明经的推广也是李恪误打误撞的,当年要不是为了推广算盘,他都没想起来这件事情。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

李恪将科举所有的科目全都列好,详细的时间节点及规则也都复查一遍,确认无误后才收起来。

回头看窗外的小院里,李愔借着月光与灯火,抱着册子来回踱步,背着上面的一些名字。

吱呀。

苇名美雪端着茶盘进门。

“他在背什么?这么入迷,饭也不吃。”

“一些寒门子弟的名字。”

李恪轻笑道:“这些人都是我挑选过的,绝对干净的底子,明年春天就看这些人能不能成事儿了。”

苇名美雪拧着秀眉,不明白,却没有细问。

她与李恪的习惯就在于只要不说就是大事,所以从来不会刨根问底。

“我背完了。”

正在这时,李愔推门进来,神色疲惫:“这些人我怎么都没有听过。”

“你只要知道过几天这些人很有用就行了。”

李恪笑了笑:“先去吃饭吧。”

眼下的长安只不过是看起来风平浪静而已,实际上暗潮汹涌。

自吐蕃一行回来,李恪自己身上的战功就已经足以媲美李靖这样的大将军,更不用说李恪在其他方面还有自己杰出的成就,比如山地炮。

相比于在文学方面有杰出成就的李泰,或是有治国能力,并且以长孙无忌为首的老一辈旧功勋一直愿意扶持的李承乾,他已是最有望夺得太子之位的人。

别看现在的太子是李承乾,只要其他人的功绩和呼声足够,李承乾也不过就是一个花瓶,摆在哪里都一样。

“旧功勋的压迫,士族与门阀割据朝堂,兄弟之间的明争暗斗,文武官员的相互对立……这一切,我已经受够了。”

“自今日起,我李恪要改变现在的一切,我要大唐成为最强的大唐,我要朝堂成为有才能的人施展本事的天下,我咬着……”

一念及此,李恪语气愈发的慷慨激昂,忍不住高声呼喊起来。

苇名美雪与李愔两人相视一眼,眼前的景象吓到两人了。

“那个,哥,你能不能……能不能先下来。”

李愔小心翼翼地问话。

话未说完,苇名美雪露出一副恍然大悟的神情:“我知道了,走火入魔!”

下一刻,她一跃而起,一记手刀打向李恪的颈部。

“我没……”

李恪神色一变,刚要解释,话还没说完便被打晕在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