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廖文清结婚
歪歪读读 www.yydudu.com,最快更新我们这一代 牛牛的故事!
8月8日星期六上午10点,楼下一阵“噼里啪啦”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廖文清穿着白色短袖衬衣、系一条红色领带,胸前别着红色的新郎花,手里捧着一束绢花走在前面。身后跟着几个帮忙的小伙子,边走边点燃手里的一挂挂的鞭炮丢向两边噼里啪啦的炸着,还有一个带眼睛背着摄影包的男人,扛着摄像机跑前跑后的摄像。
鞭炮声引来了附近在家的老人、小孩看热闹,很快就走进46号楼三单元的门洞,一会就传过来热闹、嘈杂的玩笑声,在一片欢呼声中新娘家的门终于被挤开了!
阿芳兴趣盎然的端着相机和牛牛在楼下的围栏上等着,人太多了就不上去看热闹了!过了一会,楼梯道里又响起猛烈的鞭炮声,硝烟散尽就看到在众人的喧闹声中,廖文清吃力地背着打扮得花枝招展的新娘,气喘吁吁地走出单元门洞,才将新娘放下来。郭茜盘着头发、穿着红色套裙、红色的高跟鞋,下来后马上为已是汗流浃背的廖文清擦汗,后面跟着的接亲队伍已经全部下楼。
在李铁的指挥下迎娶的队伍紧跟在新人后面往回走去,每人分别捧着五颜六色的被子、床单、毛毯等,周晓霞和帅咪也跟在队伍的中间,专门负责放鞭炮的谢建军点燃鞭炮丢向两边,一个小伙子从提着的塑料袋里,大把、大把的抓出喜糖撒向看热闹的人群,孩子们抢着掉到地上的喜糖,场面甚是热闹!
新奇的喜庆风俗让阿芳兴奋的连续抓拍了好多张,一路上是渐行渐远的鞭炮声和一路的红纸屑。迎亲的队伍在沿途评头论足看热闹的人群围观下,就来到了新郎廖文清家住的21楼前,队伍走近了,楼下的人点燃了一大挂鞭炮,震耳欲聋的响声结束后,新郎新娘才走进自己的新房。
又是有人给看热闹的人群发烟、撒糖,周晓霞和帅咪出来了,“屋里屋外到处是人!热死了!”周晓霞说着,
过了一会牛牛对阿芳说:“带你去看看新房!”周晓霞和帅咪也跟着进去。
廖文清家住在一层,走进新房与新娘打过招呼,阿芳便打量这间十来个平方大小的新房。房间里是全新的家具,彩电、组合音响摆在电视柜上,床上整齐的堆着刚才接回来的被子、毛毯、枕头,大红大紫的,给人狭窄、燥热的感觉,倒是新房里随处可见,花纹图案各不相同的剪纸吸引了阿芳的目光!
她端起相机一边拍照、一边一张张的仔细欣赏!看得出来,这些囍字都是手工剪刻的,搭配精美的图案,有“鸳鸯戏水”、“龙凤呈祥”、“并蒂花开”、“喜上梅梢”……,图案造型彰显着作者的艺术功底!
“咋样,漂亮吧!你猜这是谁剪的?”周晓霞忙完,见阿芳聚精会神的欣赏剪纸,便凑过来在她耳边说道,
“谁剪的?我以为是买的呢!”阿芳由衷的赞许着,
“是新娘子自己剪的!厂里的人结婚,好多人都请她帮忙剪!”周晓霞告诉阿芳,
“我妈的老家是四川绵竹的,那里是著名的年画和剪纸之乡,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剪纸,小时候我妈就教我们姐妹几个学剪纸!”郭茜非常得意地告诉阿芳,
“确实漂亮,像艺术美术作品!”阿芳看着郭茜说道,
廖文清在树荫下面和摆好了六张大小、颜色不一的圆桌和凳子,上面放着瓜子花生和喜糖,还有一些切好的西瓜,招待着迎亲的人们。一些人开始喝茶和打牌,牛牛、李铁和周晓霞、阿芳、帅咪等几人围着小圆桌坐下聊着。阿芳跟周晓霞说:“你们这里的结婚风俗挺独特!”
“独特啥呀,土了吧唧,迎亲时还拿着被子到处转。”周晓霞不屑一顾地说着,
帅咪回答:“现在没有几家结婚这样搞了,我和孙公子结婚时就是旅行结婚,到北京、西安转了一大圈,玩了半个月,回家后在饭店里摆了几桌请双方家人和朋友吃个饭,也挺好的!”
“广州那边结婚都是在大酒店里举行仪式,新娘子穿着婚纱,新娘子的父亲牵着女儿交到新郎的手里说些祝福的话,然后新郎和新娘交换戒指、喝交杯酒!”
牛牛对阿芳说:“四川乐山一带的农村这边也有在女儿结婚宴上抹锅灰的习俗!”
阿芳好奇地问:“啥叫抹锅灰?”
牛牛解释道:“抹锅灰就是在婚宴上,新娘子的父亲穿着奇特的打扮,有贴假胡子的、有戴高帽子的,反正就是一些搞笑的装饰,然后在脸上抹着锅底灰,牵着女儿到新郎家这桌敬酒,把女儿交给新郎,意思就是好好对待他女儿,好好过日子,也体现了父亲对女儿的情深意长。”
牛牛说完,大家开心的笑着!不管是在那里,不管是南方还是北方,结婚的风俗也各不相同,可父亲送女儿出嫁的心情都是一样的,那份父女情深的祝福都是一样的,阿芳也陷入了对父亲的思念。
廖文清和郭茜不时的出来招呼大家,一会儿饭店的服务员送来了盒饭,大家简单吃了点午饭就告辞回家休息,因为是星期六,许多人都在上班,正式的婚宴安排在晚上举行。
婚宴定在晚上6点半,地点在红华餐厅,红华餐厅原是厂招待所的食堂,后来金口河区里盖了许多宾馆、饭店,来厂招待所住的人就少了,吃饭的人也不多。厂招待所的食堂就承包给了一个叫“黄老邪”的人经营,“黄老邪”这个人的大名好多人都不知道,反正都叫他“黄老邪”,这个人原来是食堂的总务长,因贪污公款被判了几年,老婆也跟他离婚回老家去了。“黄老邪”从监狱放出来后开了一家小饭馆,赚了点钱就承包了厂招待所的食堂,将食堂重新装修后改名叫红华餐厅,还和厂招待所的一个叫梅梅的女服务员结婚了,生了一个儿子,梅梅现在红华餐厅当大堂经理。郭茜的父亲郭老栓退休后回家没事干,被“黄老邪”聘来打工当大厨。
晚上6点,参加婚宴的人陆续到来,新郎和新娘站在门口迎接客人,接受礼金和亲朋好友的祝福,新郎给客人递香烟和喜糖,新娘负责点烟,不时有好友跟新郎和新娘开着玩笑。
来宾渐渐坐满了八张桌子,前面的二桌是双方家长、亲属、新郎、新娘就坐,男女双方的领导坐在另一桌。廖文清家的来宾只有他二哥和二嫂俩口,大哥在部队请不了假没有来。郭茜的四个姐姐的家人坐了一桌,郭茜的同事老师坐了一桌,剩下几桌则都是廖老三和郭茜的狐朋狗友就坐,阿芳和牛牛,周晓霞和林耀东,王海涛和巧云,帅咪和孙公子,李铁、谢建兵他们十个人坐在一桌。彬彬没有来,因为彬彬已经悄悄无声地离开这里,去秦山核电站上班了。
服务员开始上菜,各桌的酒司令也开始各司其职的斟酒,但大家都未动筷子,还在闲聊、嬉闹,一片嘈杂!和郭茜的学校领导同桌的康书记看来宾都到齐了,便走到中间大声的喊道:“各位亲朋好友、同志们请安静一下!现在我宣布廖文清和郭茜结婚仪式正式开始!”
见到人群静了下来,他接着说:“下面请大家以热烈的掌声请出一对新人!”廖文清挽着郭茜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从餐厅的大门口缓缓走了进来,有些拘谨地站到他身旁。
“今天,是廖文清和郭茜喜结连理的大喜之日!我受双方父母的委托,代表他们家人感谢大家在炎热的天气里、在百忙之中来参加今天的婚宴,共同见证一对新人的幸福!同时也希望一对新人相亲相爱,优生优育、一炮双响!”康书记故意停顿一下,顿时大家笑成一片!他十分满意自己刚才玩笑的效果,又接着说道:“为了感谢大家的到来,廖家略备薄酒招待大家,请大家吃好喝好!条件有限、不敬之处还请大家多多谅解!最后请大家端起手中的酒杯祝愿一对新人共同进步、白头偕老!”
一阵鞭炮的轰鸣声中,大家都端起杯子站了起来,在康书记的带领下一起喊:“干杯!”热闹的喝下第一口喜酒后,大家坐下来,纷纷客气的请对方先吃。也有几个忍不住肚饿和脸皮厚不讲客气的人先下手为强!不等大家,就把鸡腿或大虾夹到自己碗里吃了起来。
阿芳是客人,自然受到同桌人的礼让与关照。每上一道菜牛牛都热心的帮她夹菜,她很为他的热情所感动,但菜品的油腻实在不对她的胃口,只吃了几口青菜就说饱了,专心致志的当起观众来。
她饶有兴致的看着周围的人在挥汗如雨的境地下,仍以风卷残云之势大快朵颐。不少男人干脆赤膊上阵,划拳猜掌助兴的、端着杯子四处找人喝酒的,人声鼎沸、非常热闹。
最让阿芳惊奇的一幕,是郭茜的几个姐夫生拉硬拽的把一个头上戴着报纸糊的高帽子、脸上抹着黑色的锅灰的老头推到新娘身边,郭老栓一手牵着郭茜来到廖文清身边,一手拽着廖文清将郭茜的手放到他手里,周围的人大都放下筷子兴奋地看着、笑着、闹着!
郭老栓刚才多喝了几杯,晕晕乎乎兴奋着说:“大哥!我把小茜给你弄来了!”
“你个龟儿子!喝高了,连辈分都搞不清了!”郭老栓的老婆既生气又怜惜地用四川话骂着郭老栓。
郭老栓泪流满面的对廖文清说:“你可得对小茜好点,打不得,骂不得!要是弄得不巴适,小心你娃儿的脑壳!”
廖文清也学着郭老栓的话回敬着:“老汉!放心吧,要是弄得不巴适,你老汉打我的脑壳!”
经过牛牛的现场讲解,阿芳才知道抹锅灰这个结婚习俗的含义,那是父亲对女儿的祝福,明白了让大家开心到前仰后翻的笑点所在!
婚宴接近了尾声,廖文清和郭茜对大家说今晚包了招待所的舞厅,欢迎大家来参加他们的新婚舞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