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红华苑
歪歪读读 www.yydudu.com,最快更新我们这一代 牛牛的故事!
一上班牛牛就将连夜写好的关于峨眉生活基地建设交由开发商建设的建议书交给杜厂长看,杜厂长拿过稿子,看着看着脸上露出了笑容,惊奇地说:“这个借鸡下蛋是你想出的点子?”
“是我老婆提醒的,我觉得可行,连夜写的建议!”
“你还真有个贤内助呀,想法独特,我再仔细看看!”杜厂长继续看着报告,不时还拿出笔和纸进行着计算,仔细推敲,最后抬起头来说:“不错,我看可行!,你去把康书记和财务处的易处长喊来,我们再商量一下!”
牛牛去喊康书记和易处长,杜厂长又在推敲着,政府划拨的三百多亩住房用地,优惠价是50万一亩,一共是1亿5千多万,集团的补贴款一个亿,厂里再拿出5千万,盖个3000套住房,以低于市场价格卖给职工。
正在计算着,康书记和易处长来到办公室,杜厂长忙问牛牛现在峨眉商品房的价格,牛牛回答每平米在600百元至800百元之间。
杜厂长又在计算着,边说:“建个40万平米,按每平米600百元计算,房款就是2亿4千万,去掉各种补贴,职工就可以低于市场价格买房,这不就解决问题了嘛!依我看,厂里双职工的家庭拿个几万的存款出来一点都不难!”
杜厂长拿着牛牛写的建议书递给康书记说:“这个建议好呀,建生活基地的费用解决了!”
康书记看完后惊讶地说:“这个点子谁出的?”
杜厂长指着牛牛笑着说:“他和他老婆出的,怎么样,可以操作吧?”
“好,好,借鸡下蛋这个思路好,过去我们总局限厂里出钱买地建房,再分给职工,用这个框框想问题,现在国家房改取消福利分房,可房子怎么分配,收多少钱?办理产权登记的主体是谁?是厂里还是个人?都说不清楚,还有厂里能一下拿出这么多钱建这么多套房子吗?这个建议对这些问题全都解决了,不错,好建议,应该奖励!”康书记感慨地说着,
“奖励就不要了,只要能建好生活基地就行!”牛牛客气回答,
杜厂长问易处长:“集团建房的补贴款什么时候到位?”
易处长回答:“今年到账5千万,明年到账5千万,分二年付清!今年预计三月份能到厂里的账户。”
杜厂长又问易处长:“厂里拿出5千万,按每年拿1千万,这个费用怎么入账?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已经快50岁易莉今年终于转正啦,现在是厂财务处的处长。易处长办事稳重,是个经验老道的老同志,特别是在管理钱财方面更是谨慎小心,生怕违反财经纪律,口头禅就是只要政策允许就没有问题,什么事都要用文件细则的规定办事!虽然要按规矩办事,但有时还会钻钻政策的空子,找找漏洞打打擦边球,给厂长出谋划策,为职工想方设法增加收入,深得厂长的赏识。
听到杜厂长的问话易处长回道:“只要政策允许就没有问题!”
接着又解释说:“集团关于搬迁建生活基地的文件已经说清楚了,集团出资补贴款一个亿,厂里出资补贴款5千万,这是用于来解决建设生活基地的项目的补贴款,不是基建费也不是固定资产投资,就是用于购房的专项补贴,专款专用,不用计入生产成本,只计入到职工福利费当中!”
杜厂长说:“厂里拿出5千万,每年拿1千万,计入职工福利费,从今年开始产品收购价又上调了,这几年消化掉这5千万一点问题也没有!而且我们还要给职工涨工资!”
康书记接着说:“厂里拿出5千万计入职工福利费,就不存在厂里的投资,也就没有形成固定资产,这买的土地就是小区业主的,谁买房谁就是业主,土地证房产证都是买房人,主体明确,责任分明。不像现在厂里的住房,土地证是厂里的,房产证在职工手里,主体不明,后患无穷!”
易处长又补充道:“这个1.5亿的补贴款是购房的专项补贴,不是职工的福利费,人人都有。谁买房谁享受补贴,不买房不享受,而且每个人只能享受一次,过去享受过的,这次就没有补贴。”
杜厂长高兴地说:“既然这1.5亿的补贴按规定发放不违反财经纪律,这就好办了。我来给你们算算这笔账,306亩土地,按百分之五十的容积率计算,盖个80栋楼,每栋楼建六层,可以建个四十多万平米,三千多套房子啊。按现在的市场价每平米600百元计算,房款就是2亿4千万,扣除集团和厂里的补贴1亿5千万,再加上公共设施、道路、绿化建设等费用,房价才有市场价的一半。这样职工就愿意买房,即解决了建房资金,又不违反国家政策,土地是从政府规划的商品房用地买的,房子是职工掏钱买的商品房,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办理土地证和房产证,建川不是说了吗,这叫雨露均沾,合作双赢嘛!”
“我算过,建生活基地的费用确实是一笔巨款!但从开始设计到建好,再到搬迁没个五年是拿不下来的!所以这笔巨款不是一次全部投入进去的。今年只需要我们把启动资金的钱拿出来,再加上集团给的就够用了,也算是用在刀刃上!我是这样想的,搬出大山有利于每个人,关系到子孙后代的事!”康书记激动地说着。
易处长看着那份建议说:“我们也可以跟政府谈,土地购置费分批付款,分3年付清,每年付个5千万,再付给开发商1千万启动资金,这样项目就可以推起走了,卖了房子的款项开发商继续建设!”
“对,我们就以这6千万作为项目的启动资金,推进项目开展!”杜厂长表态说,
“第一期工程就先建个500套住房,可以收回3000多万,再加上集团和厂里的补贴,就有近一个亿了,继续滚动开发!”
几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几个人继续商议着一些细节问题,如何加快项目的推进,杜厂长决定下午召开指挥部领导小组会,落实生活基地建设的具体事宜。
康书记和易处长走后,杜厂长笑着对牛牛说:“这事办好了,我要奖励你!”
“谢谢老板了!奖励就不要了。”牛牛感激道,
杜厂长想了想,接着笑着说:“你小子越来越会处事了,算了,就不奖励你了,就冲着阿芳想了个这么好的点子,我要奖励她。等会打个电话跟张处长说!刚才书记说了这个建议要奖励,我也同意,就不给你奖励了,这是你份内的事,我看就奖励阿芳吧,到年底的时候再奖励,你给我记在本子上,到时提醒我一下!”
下午的领导小组会就开得很顺利,借鸡下蛋的目标确定,剩下的就是生活基地的设计细节,具体讨论了建多少套房子,建筑面积有多大,有些什么户型,小区公共设施的布局。
杜厂长提议峨眉生活基地建设不要用过去的旧图纸,思想要解放,把眼光放远,要向刘建川同志学习,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
生活基地要好好规划,要采用一些新户型,设计个三室两厅,全部是前后阳台和两个卫生间的高配置,保证建好的生活基地十年之后不落伍。多参考一下大中城市商品房的户型,最好请设计院来设计规划。
杜厂长对基建处的左处长说:“跟梁院长说设计费用先欠着,以后算到厂里新建工程的设计费里。”还提出建筑面积不要太小了,就先按100平米到150平米来考虑,多设计几种户型来选择。
有人议论建筑面积是不是大了点,毕竟厂里现在最好的房子也才80平方米左右,搞这么大的面积行吗?职工愿意买吗?
康书记发话了,我们过去住惯了小面积的房子,是没有办法的事,那时厂里穷,受条条框框限制,住房是分配制。现在不一样了,现在是商品房,条件好了谁不愿意住得好点、住得大点?我前段时间在成都市做了个调研,去了十几家售楼部。主流户型就是三室两厅两卫外加两个大阳台,建筑面积在120平米到150平米,我看我们的生活基地就可以按这样的户型来设计。
这时工会的陈疆**说,我们工会可以做个民意调查,将户型种类、建筑面积让职工进行意向选择,看看在职职工和退休职工对户型和建筑面积有什么意见,统计出个数据提供给设计院参考。
杜厂长进行了总结发言,对康书记和陈**的讲话进行了肯定!我们现在的钱还不多,要是有钱我们就建高层住宅,电梯公寓!现在是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建设峨眉生活基地是件大好事,我们要把好事办好要让职工满意,刚才工会**说的就是一个好办法,要充分发挥民主,广泛征求意见,不光是户型和面积,还有补贴办法,买房批次,排队名次等都做调查。以前是福利分房,我们搞了个条条框框,什么工龄、职务、职称、学历等排队分房。现在是购买商品房,你买我卖,就不要那么多的框框了,简单点,以年龄工龄为主,让老同志先选房!
会上布置了几项具体任务,由基建处的左处长带队去太原设计院按会议的要求请设计院对生活基地进行规划设计,尽快拿出设计方案。
请工会陈**牵头,相关部门配合出台一个针对生活基地分房的分配方案和补贴办法。
这时基建处左处长说:“生活基地总要有个名称吧,不能总像工程那样用个代号。”
“这个问题提的好,大家可以讨论一下!”
在一片议论声,有的提出叫红华花园,这是企业建的房子要含有企业的名字;有的说叫峨眉河畔,说小区处在峨眉河边上;有叫阳光小区,说是用集团和厂里的补助建设,体现了国家的阳光雨露;还有叫在水一方等等。
杜厂长叫停大家,生活基地的名称要同企业相关,红华花园这个名有点洋气,不实在我看把花园两个字改为苑字。苑这个字的意思就是家园的意思,所以我看就叫红华苑吧,也就是职工的家园,企业的家园。
会议一致通过了峨眉生活基地的名称——“红华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