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酒后拔毛
歪歪读读 www.yydudu.com,最快更新忠武天下!
翌日用过早饭,夏衍、余清领了姜山指令,带上陈新、赵一鸣去得乐梅酒馆,交代梅清华做好迎客的准备,整上茶水烤着火静待客人到来。
巳时一过,客人相继来临,夏衍、赵一鸣负责店门迎客,余清、陈新负责二楼招待客人。午时四刻一到,停止迎客,楼下鸣响鞭炮,楼上宴席开始。
夏衍、余清起身举杯,夏衍说:“各位来宾,今日有缘相聚于此,实属难得。郡守大人因有他事要忙,分身乏术,不能亲临此地,特委托我俩招待好大家,办好募捐之事,敬请诸位鼎力相助,不胜感谢!”
余清说:“敬请诸位满饮此杯,为接下来的善行善举润色添彩。”来客起身言谢,一饮杯中酒。
有客说:“夏老先生,今日大家受郡守大人邀请,从百忙之中赶来赴宴,不是为了喝酒吃菜,是为了落实好郡守大人发起的募捐之事。烦请两位将事儿说清楚说明白,大伙儿心里有了底,也好喝酒酒甜,吃菜菜香。”
夏衍道:“诸位大多出生于这里、成长于这里、发达于这里,想必心里清楚,陶金旺之流为官中饱私囊多年,致使州府财政陷入困境,不仅拖欠着戍边将士的粮饷,还拖欠着在职官员的工资。姜大人身兼河州郡守与陇西将军,补发在职官员的工资,补发拖欠戍边将士的粮饷,实乃应尽的职责。苦于没有点石成金、装沙为粮的神通,能想到的解决之法,莫过于往下摊派,要么找乡绅商贾募捐,要么向穷苦百姓搜刮。”
董员外感叹道:“陶金旺之流荼毒地方多年,留个烂摊子给郡守大人善后,就算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急时往下摊派,虽说有些不合情理,却也是为了地方稳定,实属迫不得已之举,我等又岂能袖手膀胱而不略尽绵力帮衬一二呢!”
夏衍拱手道:“董员外通情达理,夏某钦佩之至。请让夏某人替郡守大人说声谢谢,谢员外有此好心,日后当得善报。”
董员外回礼道:“哪里哪里,夏老先生客气了。不知郡守大人为了摆脱当下的困境,打算如何做来,烦请夏老先生如实告知,我等也好为郡守大人分忧解愁。”
夏衍道:“不瞒员外,郡守大人以为,向富人募捐有如拔毛,向穷人搜刮有如扒皮,拔根毛可做到不痒不痛,扒层皮却是非死即伤。几番权衡之后,最终选择向富人募捐,实属无奈之举。”
董员外道:“郡守大人身为地方父母官,视治下百姓有如家人,岂能不爱民惜民,岂能让本就生活艰难的百姓再雪上加霜没了活头。董某人虽少读圣贤书,不懂经邦济世之道,却也知积土可成山、积水可成渊,力所能及相互帮衬,就算不能一时消除困境,也能适当的缓解困境。”
夏衍道:“董员外所言极是。试问谁人的灾祸不是灾祸,谁人的困苦不是困苦,谁人深陷困境不会盼着他人帮上一把?只要人心肉长,看见他人受灾受困,不说感同身受,生出恻隐之心却是人之常情。”
有客说:“夏老先生,郡守大人要我等拔毛解困,我等就算义不容辞,知道这根毛值多少斤两却是应该的吧!”
夏衍让陈新拿来那叠纸,拿在手里掂了掂说:“诸位,这纸上记录了你们个人近些年与十里八乡之间的恩怨情仇,诸位等下看了,若觉得属实,那请你们自行掂量这根毛孰轻孰重。”接而让赵一鸣与陈新照名分发下去。
在座的客人看过纸上所列举的恶行与自己昔日的所作所为大体不差,不是心惊就是胆战,一时好有羊入虎口之感,喜怒免不得形于色,问夏衍、余清,郡守大人此举意欲何为?
余清回话道:“郡守大人心想,诸位与乡里乡亲之间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十里之内碰面恩怨写于脸,百里之内碰面情仇记于心,若无人站在公道的立场上从中调解,这恩怨情仇势必往后传递,没完没了。诸位若不介意,郡守大人愿意履行公道从中调解,往日是非恩怨能了则了,不能了则销。”
有客说:“郡守大人愿意从中调解,我等求之不得。就是不知这恩怨是非,郡守大人打算怎么了怎么销?烦请余老先生明说了。”
余清道:“有道是:天雨虽宽,不润无根之草;佛法虽广,不度无缘之人。只有扎根土壤,方可吸收水分,只有喜结善缘,方可种下善因求得善果。”
有客问余清,这根怎么生?这缘怎么结?
余清回道:“郡守大人觉得,天下赋税皆从人民中来,诸位亏欠了乡民,就是亏欠朝廷,从募捐开始行善,从行善开始积德积福,积德生根,积福结缘。”
有客问:“生根结缘真就能求得善果?”
余清说:“我俩受命前来酒楼时,郡守大人特意交代,说大家愿意积德积福,往昔小错小过既往不咎,不愿意积德积福,事后需要他来做了解恩怨情仇的公道人,定依大夏国律法裁决,有仇的帮其报仇,有怨的帮其报怨,直到了断一切恩怨情仇。”
try{ggauto();} catch(ex){}
有客问:“何为小过?”
余清说:“郡守大人说了,杀人害命者不可饶恕,强娶强暴他人妻女不可宽恕,至于其他的,只要能找到于情于法都可以接受的善了之法,且诸位愿意主动弥补,皆可适当法外容情,从轻发落。”
董员外说:“郡守大人即有这般善念,我等心存感激。不知郡守大人需要我等在座的募捐多少,烦请两位说个数目,大家能接受,万事好商量,不能接受,各回各家,各寻各理。”
夏衍说:“鉴于纸上所记录的恩怨情仇有轻有重,郡守大人将它分为三等,第三等底价五百两,第二等底价一千两,第一等底价一千五百两。诸位可依据手中纸上的罪孽掂量好轻重,愿意通过募捐积福积德的,在纸上前边填个数目即可。往上生根结缘,往下断梗飘萍。”
余清说:“郡守大人有句话带给大家。”董员外道:“余老先生请讲。”余清道:“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不交僧道,再做好人。”
董员外问:“不知郡守大人此话何意?”余清说:“请问董员外,求神拜佛是为了什么?”董员外道:“自是相求神佛帮忙摆脱困厄。”
余清道:“请问员外,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有用吗?”董员外道:“要是有用,那神佛平时又由谁来供奉?就像国家平时不操练兵马,一旦外敌大举入侵,临时抱住佛脚就能赶走敌人吗?”余清道:“即是无用,那求神不如求人,求人不如求己,不交僧道,再做好人。”
有几位客人觉得今日这顿饭有如鸿门宴,他们身为弱者,再不走人定会人财两空。心中计较一番起身告辞,并未得到夏衍、余清出言挽留,被赵一鸣送出酒馆离去。
夏衍说:“诸位,过去的已成过去,不管好与坏,皆无法追回。我们能做好来的,就是用好当下与日后,多种善因,多得善果,偿还恶业。就算有些恶业用善果偿还不了,只要愿意正确对待它,便无需因心怀侥幸逃过一劫而活在无法自拔的困苦之中。”
有客问:“夏老先生既知这般说,那怎么不将刚才走的几人挽留下来?”夏衍说:“秦员外有此一问,莫不是贵人健忘?”秦员外不解地问道:“在下健忘了什么?”
夏衍道:“郡守大人送与诸位的一句话是什么?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不交僧道,再做好人。那几人觉得自己罪业太深,再怎么行善都难逃王法的制裁,便将心一横,干脆不行善好了,免得到头来人财两空悔之晚矣!他们既然觉得求己不如求人,求人不如求神,做善事就得问个好前程,我等又何苦不成全他们来呢!”
董员外道:“诸位,俗话说的好,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我等即以做下了恶业,且全写在了这张纸上,说明这恶报已避免不了。郡守大人既有意给我们行善积德的机会,我等何不紧紧抓住来呢!就算不能为了自己,也可以为家人挣得一份福缘不是。”
有些不以为然的客人,听了董员外这话,不也心暖了些来,对郡守大人向他们募捐的行为虽不叫好,却了少了几分抵触。
余清道:“遇事为恶求好活,遇事为善求好死。只要狠得下心,放得下该有的良知,求一时的好活并不难。但要想求得好死,不仅要狠心守住应有的良知,还要免去灾祸与疾病,可谓步履维艰。也正因为想求得好死难,大多数人才奋力追求好活妄想好死,实不知放弃了良知就是放弃了善缘,连善缘都没有了的人,他又到哪里去跟人说他死得其所呢!”
梅清华走来问是不是可以上菜了。夏衍问来客是不是可以上菜了。来客都饿的肚子呱呱叫了,哪有不上菜的,要求上菜。
菜上桌,夏衍、余清举杯敬客人,夏衍说:“诸位,善与恶往往只在一念之间,求得善报与求得恶报看似偶然,其实必然。你们要是觉得从今日开始行善必有善报,那请你们离开时拔根毛留下,免去扒穷苦百姓身上一层皮。请!”
董员外痛饮杯中酒,大声说:“诸位,我董某人今日就听郡守大人的,但行好事,不问前程。拔毛一根,两千两,回去就将银子送到当地县衙。”
有了董员外带头,大家消除抵触情绪喝下杯中酒,罪过三等的在纸上填写六百八百,罪过二等的在纸上填写一千二、一千五,罪过一等的在纸上填写一千六、一千八、两千。
夏衍、余清让陈新、赵一鸣收好纸张,喝下杯中酒,再无闲话,相陪客人吃好喝好,礼送出酒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