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官职
歪歪读读 www.yydudu.com,最快更新农门科举:首辅相公不好惹!
他们还在留川的一处山上,剿灭了一个山寨,可这个山寨有些诡异,里面之人,皆是汉人,山寨屋舍,也皆是汉风,就连老江也嘀咕道,这里颇有永兴一地的风格。
果然,在山寨发现一个密室,密室中有不少金银珠宝,还有一些秘密信件,种种迹象显示,这是信王司马信身前之物。
齐行寅立马打起了精神,命人将这些东西统统封存运会夏州,交给了顾敏和齐嘉。
“狡兔三窟,没想到咱们信王居然和山匪这般有缘分。”齐嘉摇头苦笑。
行寅带回来的东西里有一箱是司马信的一些隐秘信函。齐嘉翻了一通,里面大多是司马信和辽国萧丞相的一些往来信件,还有和一些他意想不到的朝臣的往来信件。
其中一沓司马信和潘大人的往来信件,引起了齐嘉的注意。齐嘉叫来顾敏,指着其中一封信道,“原来咱们潘大人,也是西安府人。两人言谈之间,甚为相熟,甚至说起了早年的事情。”
顾敏拧着眉头,“怎么看着,不太象是潘大人的笔迹?”
齐嘉冷笑道,“咱们潘大人是个细致人,若非咱们无意间得到这些,又看到了其他信件,怕也不会相信,这封信是他书写,笔迹与平时完全不同。看来咱们潘大人是个模仿笔迹的高手。”
顾敏不以为意的道,“这样的本事,怕是做了不少坏事。”说到这,顾敏眼睛一亮,抓着齐嘉道,“我记得司马信说过,当年有人伪造了一封我父亲与辽国勾结的密函,你说会不会就是这个潘大人?”
齐嘉眸子一闪,“我之前有些想不通,为什么潘大人私下和信王联系频繁,但是在表面上却又毫无瓜葛,但若是他们之前曾经认识,且一起做谋害过你父亲,那就解释的通了。”
顾敏指着一封信上,问道,“这里的老师是谁?你看,他们通信提到这位老师的次数,是不是有些多。”
齐嘉也拿出了两张信笺,“这个老师,会不会就是当初司马信所说的背后之人?”
“能被司马信称为老师,这人怕是不简单。”顾敏想破了头都没想明白。“咱们还是先确认潘大人的身份才行。”
齐嘉想了想,叫来了老江,秘密说了几句,老江和老河便偷偷摸摸离开了夏州,去了庆州。
齐行寅攻占了留川之后,夏州和胜州连了起来。齐嘉上奏,请夏州并入胜州府,夏州驻兵执胜州兵番号。
一月之后,朝廷回复,同意将夏州并入胜州,齐嘉仍为四品胜州知府,夏州知州由朝廷从太原府调任原沁州知州担任。
齐嘉还在汾州时,便和沁州知州打过交道,是个踏实能干的老大人,与陈老大人也是至交好友。
齐行寅也因为平定留川之功,得了从五品游击将军的官职,小小年纪已经五品,着实让齐大人嫉妒的双眼通红。
想当年齐嘉在行寅这般年纪的时候,还在家准备乡试呢。
大夏也回复了消息,李元泽同意顾敏的开价,派人前来交易。据成王私下来信所说,这次交易能够成功,多亏张浦力劝,张浦认为当务之急,是将辽军赶出大夏,不应和胜州过多掰扯,耽误战机。
李元泽对张浦也是极为信任,便咬牙同意了。
此事齐嘉密函和小皇帝提了一提,小皇帝完全放权于他,并让他不需向朝廷报备。而木枕本就拥有全部的火器生产工人,木枕的坞堡里,更有秘密工厂,拿出这些存货,并不算麻烦。
收到的金银,一半投入了木枕的坞堡,一半偷偷的运回京城,献给了小皇帝当私房。小皇帝对此欣然接纳,还拿出一半的钱奖赏给齐嘉夫妻,让两人拿这些钱,多筑城墙,广修坞堡,务必要让胜州夏州两地,固若金汤。
小皇帝两人再在此地再呆一年,再传召两人进京。
想着要离开西北,夫妻两人感慨颇多。他们从京城到汾州,再到胜州,中间起起伏伏十来年了,这里不是故乡,胜似故乡。
一说要离开,却也有万般不舍。
齐嘉有意让柳大人接任胜州知府一职,一则胜州知府官职比汾州知府高上一阶,二则周汤以后要带兵常驻胜州,若是柳文燕还在汾州,夫妻两人分隔两地,也不是好事。三则,胜州新复,需要持续稳定的政令保证百姓休养生息,若是换个和齐嘉不熟悉的官员来,未免会新官新政,影响胜州夏州的恢复。若是柳大人来,那就不是问题了。
更何况木枕还有火器局,这可是重中之重,若是换个不信任的来,怕是顾敏和齐嘉在京城也睡不安稳。
而汾州还有祝尾生可以接任,绝不会影响。
齐嘉顾敏收复胜州夏州,乃朝中新贵,小皇帝又十分支持,倒也没人觉得齐嘉这般指手画脚有什么不妥,一切都按照计划的程序在走。
“只是,这齐大人进京,陛下打算给他个什么官职?”孟太傅试探性的问道。
“官员任免,自有吏部奏请。”小皇帝倒也沉稳的多,虽然厌恶孟太傅指手画脚,却还是四平八稳道,“兰大人,你怎么看?”
兰奇忙站了出来,道,“外地调任京城,按理会降个半阶启用……”他刚一说完,就感觉有一道凌厉的目光落在他身上,他立马道,“不过齐大人也算有功于朝廷,将半阶就不用了,只是四品的京中职位……”他看了看小皇帝,露出纠结的表情。
这时候蒋大人上前道,“齐大人能连着收复胜州,汾州,看起来很有几分本事,我这兵部倒是想要他,可惜侍郎的位置满了,若是让齐大人做个员外郎,实在有些亏待齐大人。”
江流春眼皮一跳,他知道因为自己在某些事务上,时常与蒋大人有些不和睦,没想到这蒋大人居然想让齐嘉来兵部,难道不就怕引狼驱虎,误伤其他?
其他几位尚书皆不言语,对齐嘉此人,都有些抗拒。毕竟是曾经有过通敌卖国罪名污点的人,说着不怎么好听。而且从种种迹象来看,这样的人,怕是不会久居人下,谁都不愿意让自己的地盘,来这么个惹不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