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零四章 攻略徐州(六)
歪歪读读 www.yydudu.com,最快更新抗战之荣誉!
“诸位对于冈村宁次的提议怎么看?”
东京!大本营!参谋**闲院宫载仁亲王亲自主持,与会者虽都曾在军中担任要职,但要论及战略这种东西,也就只有曾为华北方面军司令官的寺内寿一和新任陆军次相断了腿的板垣征四郎了,但板垣怎么能比得过他这个老牌的陆军大将呢?所以也就当仁不让的担任起了解说,说道:
“殿下!诸位!冈村宁次主动对支那军发起进攻,此举不仅可以试出支那军的真实意图,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破坏支那军的整体部署,但问题是他有这样的实力吗?尽管骑兵集团和第十四师团都是机械化程度较高的部队,但是别忘了,在郯城和沭阳之间夹着的可是驻扎于东海的支那军一〇一军。据悉,该部已经基本完成机械化改编,已是当之无愧的支那军最为精锐的部队。而且,支那军还有空中优势,掌握着制空权。因此,冈村宁次的计划能否起到作用恐怕很难,除非大本营愿意立即派遣最先进的战机支援作战,或许还有希望!”
“不行!绝对不行!”
寺内寿一的话音刚落,身为陆相的朝香宫鸠彦王的立即反对道。最先进的战机是什么?无非是九九舰战(即零式战斗机),其它的包括陆军的九七改的生存能力都极其堪忧,面对如狼似虎的支那军航空兵,简直就是送到嘴边的功勋,除非数量足够多。可无论是有限的九九舰战还是九七改都需要负责本土防卫,而朝香宫鸠彦王身为陆相,对本土防卫负有责任,他能允许才叫怪了。
“经过数次失利,皇军损失大量先进战机和优秀的飞行员,现有航空兵力量需要保卫本土,保卫天皇,一旦外派,支那军再次对本土进行轰炸怎么办?”
本来此事一旦牵扯到天皇是没人愿意冒此大不韪拿来说事儿的,可偏偏就有某些冒失鬼非要插上一嘴,就比如说海军军令部的作战课长石太武雄大佐,作死言道:
“殿下!如果是为了帝国武运,卑职认为还是可以分出一部分战机支援冈村阁下的,毕竟冈村阁下那里如果没有航空兵的支援,怕是必败无疑。而本土防御虽是重中之重,可我们不也与支那军达成一致了吗?”
他怎么敢的?尽管所言不无道理,但这个口怎么也该是天皇陛下来张才对,你一个小小的作战课长,区区大佐衔便敢僭越,是不把天皇放在眼里吗?要知道如今的大本营之中掌权的可都是皇族,他们代表天皇把持操控军队,怎么能够容忍天皇的威严遭受漠视?
此言一出,闲院宫载仁亲王和伏见宫博恭王面色已经变得极其难看,而一向激进的朝香宫鸠彦王更是飞身上踹,直接的不要不要的。嘴里还振振有词的训斥道:
“八嘎压路!是谁教你说出这样大逆不道的话来?天皇乃是帝国的象征,一个连自家天皇陛下都保护不了的,还谈什么武运?而你这个混蛋竟然将陛下的安危寄托于协议?你知不知道协议只是一张纸?哼!”
他倒是有自知之明,知道日本人才是撕毁协议的惯犯,又怎能妄图别人去遵守?这一点大家都心知肚明,没有异议。不过朝香宫鸠彦王在阐述过程中夹带私货的行为是有意要带节奏呀!这引发海军方面的强烈不满,这么大逆不道的话谁会教唆?但海军方面真就无辜吗?不!石太武雄本身也是别有用心,不光用武运绑架天皇的意志,还暗中摆了陆军一道。派遣航空兵支援?派的肯定不会是海航的九九舰战,那么陆航的命运就可想而知了。
正所谓大哥不笑二哥,谁的内心也不阳光,全都包藏着祸心,甚至内心的龌龊已经的到了无所顾忌的地步。不过出于内部安定团结的需要闲院宫载仁亲王并未对此进行惩处,而是秉着息事宁人的态度予以制止。
这老狐狸很清楚,海陆军之间的矛盾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就算要予以惩处也不能直接挑明,否则双方都将齐齐调转火力,那时对准的可就他自己了。所以,他只是喝止。
“够了!你们这样成何体统?”
老亲王的威势还是那么的强盛,瞬间就震慑住了所有人,不过他并未深究,轻叹一声,无奈的说道:“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这时,伏见宫博恭王接过话茬。
“帝国已经在研发更为先进的战机了,但这需要时间!”
说及至此,两人齐叹一声,唉!没办法啊!豫皖苏鲁战区的发展已经超乎所有人的想象,以致于皇军现有所有武器装备全都被支那军死死克制,而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只能在研发上面下功夫了,可谈何容易啊!之前从未料到装备的更新换代会如此之快,因此不论是技术的积累还是精力的投入都远远不够,真是用到时候方恨少哇!但不管是恨也好,叹也罢,总之他现在所能做的就唯有安抚,切不可让大家对未来失去信心。估计伏见宫博恭王也是这样想的,才会这么说吧?所以,载仁亲王也在这个问题上表明了态度。
就见他点头说道:“嗯!于研发方面一刻也不能停,皇军在武器装备上面必须全面领先支那军!”
这……?这未免有些强人所难了吧?要知道,就以日本目前的底蕴,与老牌列强相比也只是解决了有和没有的问题,现在一下子拔高到世界前列,有些不切实际啊!
这一点载仁亲王自然明白这一点,便又补充说道:“当然这个过程肯定是漫长且艰难的,但也不是不能克服的。可以与盟友合作,可以找友善国家购买,总之要尽快拉近彼此的差距,最不济也得想尽一切办法阻止支那军获得装备!”
“嗨!”
说罢又看向寺内寿一。
“寺内君!如果抛开航空兵等因素,假设冈村宁次的计策奏效,你觉得接下来的计划是否可行?”
“假设?”
说实话,寺内寿一不喜欢探讨假设的东西,如果第一步就无法实施下去,那假设还有什么意义?但还有另外一种可能,那就是载仁亲王虽没有明说,但他一定已经找到对付支那航空兵的办法了。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讨论还有点儿价值。
“唔!~”
寺内寿一想了想,说道:“如果冈村宁次的计策一开始就奏效的话,那么按照他的意思,接下来他是想将主战场引导支那军的地盘,也就是连云一带,但他本身的实力还不够。所以,他的意思是希望能够将归还华中方面军的那三个师团重新召回,返回青岛之后就可以直接对连云发起进攻了。相信有这三个师团在,支那军主力一定会被死死的拖在连云方向。这样一来,冈村宁次就能放手对付深入淮北的那两个支那主力军了。有第二十师、二十三和三十五三个师团的围攻,想必应该能够拿下。只要解决了这两个军,那么此战也该落下帷幕了。到时候,豫皖苏鲁战区是绝对无法应对两线作战的!”
这就是冈村宁次所说的那个庞大的计划吗?说实话,整个计划的唯一亮点恐怕就只有“祸水东引”这一招了,其余都需依仗强大的实力。如果再召回华中方面军的那三个师团的话,华北方面军仅徐州一地就将汇聚九个师团,在兵力上实现超越。而预期的收获也只是深入淮北的支那军两个军,这样的回报比未免也太低了。但这能有什么办法?对上豫皖苏鲁战区,除刘峙时代皇军还能占到便宜,往后哪一次不是损兵折将?别说是两个军了,就是一个军也算得上是场大胜。而最为重要的并不是歼敌多少,而是粉碎支那军企图染指徐州的阴谋,这才是此战的根本症结所在。只要徐州还在皇军手上一日,豫皖苏鲁战区就休想北上,更别提整合几大战区了。正是看中了这一点,在座的几位大佬均流露出支持的意愿,但也有反对之声。
“我不同意!”
这次轮到海军方面出言反对了。本来华北方面军与华中方面军正常的“人员交流”轮不到海军方面插手,可问题是此番归还华中方面军的三个师团不仅用得是海军的船,还关乎海军方面于南中国的利益。
六安一战,华中方面军损失惨重,随之而来所面临的压力倍增,不光是死敌豫皖苏鲁战区和五战区,就是一向安分守己的三战区和九战区也变得蠢蠢欲动。如果没有这三个师团的补充,只怕是那边冈村宁次的华北方面军还没出结果,这头华中方面军就率先崩盘了吧?这是伏见宫博恭王所不愿见到的。
在很多人的认知里不论是东北事变还是中国事变都是以日本陆军为主,海军之于战争的投入不足。但在九一八之后,海军逐渐意识到不参与大陆经营等于是放弃对国家重大方针的发言权。所以,尽管陆军在推行大陆政策中赚得盆满钵满,但海军方面也没闲着。凭借着制海权的把握,硬生生的把陆军打下来的江山变成了“海陆并治”的体制。可以说,陆军打下的地盘儿,搜刮的物资,是需要海军来维护和变现,进而反哺帝国的。这种模式是大本营有意推动的结果,意在构建海陆协同体制。
可如今豫皖苏鲁战区强势崛起,陆军方面疲于应对,海军不帮忙也就算了,还来使绊子,可见什么的海陆协同体制也不过是貌合神离罢?这就为日后海陆分家埋下了隐患!其实,伏见宫博恭王也不是要看着冈村宁次吃瘪好幸灾乐祸,他之所以反对,除了维护海军自身的利益,也是为了报答华中方面军司令官畑俊六。毕竟在陆军之中像畑俊六这么“开明”的将领不多见,总得投桃报李吧?所以,对于畑俊六讨要上述三个师团归建,海军出力甚多,如果不投反对票那就是出尔反尔。当然,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伏见宫博恭王想要拉关东军下水。
“你……!”
朝香宫鸠彦王此刻已是气急败坏,但因为对方同是皇族又是长辈而不好发作。
看着朝香宫鸠彦王吃瘪的样子,海军上下可谓畅快无比。石太武雄固然有错,但要打要杀也该是海军自理门户,你啪啪打脸打得是石太武雄吗?是他们海军,现在也让你体会体会什么叫难堪。
朝香宫鸠彦王无计可施,只能求助于闲院宫载仁亲王,但他与博恭王一海一陆,恐怕会引发海陆两军新一轮对立。所以,载仁亲王只能向寺内寿一投以目光。
寺内寿一果然是个妙人,秒懂,当即说道:“如此一来,就只能从关东军方面拆借了!”
关东军入关作战的例子比比皆是,第五师团、第十一师团以及华北方面军现有的两大机械化师团中的第二十三师团哪个不是出自关东军?而且,自张鼓峰事件后,为了应对苏俄的威胁,以及挽回盟友德意志的信任,关东军不仅从驻防部队提升为方面军,更大肆扩充。其不仅抢占了中国派遣军的资源,面对国家战略层级的倾斜,海军也受到不小的影响,这也就是为什么博恭王要拉其下水的原因了。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在确保己方利益的同时,还能把关东军拉进来,何乐而不为?
所以,对于关东军入关作战,海军方面当然不会反对了。至于说陆军方面,他们有选择的余地吗?反倒得看关东军的意愿了。
“板垣君!你觉得呢?”
板垣征四郎虽为陆军次相,但他身上关东军的标签是怎么也改变不了的。从履历就可以看出,此人的军旅生涯中的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关东军中渡过的。而此次出任次相也与关东军集团的推动不无关系,所以板垣征四郎一经上任,就立即着手加强关东军集团。但正如博恭王所见,关东军的急速扩张,引起海陆军的极大不满。因此,他们也做出适当妥协,不仅允许第四、第十一师团划归华中方面军序列,还将精锐的机械化师团第二十三师团拆借给华北方面军。此番高层再次将主意打到关东军身上,虽从短期来看无疑削弱了关东军实力,但只要帝国北上策略不变,关东军就还得加强。而且,借调的部队可还在序列之中,但缺额仍需补充,这一来一去就又是一波加强。所以,板垣征四郎没有反对。
“好!”载仁亲王见大家已经达成共识,便说道:“既然如此,那就这么定了。通知冈村宁次让他放手去做,再给关东军司令植田谦吉大将,要他们务必抽调两个以上的师团南下作战,不得有误!”
“嗨!~”